第1章 趙家老祖奶(1 / 1)

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為川蜀免去諸多戰亂,讓這裏變成了安居樂業之地, 綿州, 龍山,綿延盤旋懷攬一片富饒之地,龍山頭,與龜山頭,相望並接於涪江渡口處,山尾相連於,金牛古道,行成了一片環抱的富饒水田之地,特別豐收的季節更美,在這片山體環抱之地的村莊裏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都稱為趙家老祖奶,老祖奶是趙家六十多年前逃難帶來的最小的女兒,時間如溪,哥哥,弟弟的搬離,姐姐,妹妹的出嫁,和年輕時丈夫的離逝,膝下無子,偌大的院落就隻剩她一人,雖然沒有了親人,但整個村裏都非常尊敬她,三十歲以下的都會叫她一聲主奶奶,老一輩說她們趙家以前是大戶,主奶以前也是大家閨秀,識字懂刺繡,她還教村裏孩子識字,算數,在村裏也算德高望重,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 今天是祖奶七十大壽,全村人都來,熱鬧非凡,老壽星決定三場比試選一位,十五歲到三十的男兒郎做為她義子養老送終。

金秋十月的清晨天剛亮,村裏陸續來人,村長的操持下,昨天下午就有殺了自家的豬,拿上自己家雞,鴨,魚,鵝的,也有帶自己地裏綠色農產的,也有家裏三代做鄉宴的帶上自己的家當提前到了,今天早已忙碌起來,那熱鬧程度不亞於過新年,忙碌三個時辰後,在村長的主持下壽宴開始,有給老壽星送自己做的衣服鞋子的,也有,有學識的童生,秀才送自己的詩,詞,字,畫的,還有在外跑攤也提前兩天回來的,送上自己在外跑攤掏來的說是宮裏流出來的金鳳發簪的,老壽星看著各種各樣的壽禮開心的合不了嘴,除了那金鳳發簪大多都是普通的禮物,禮物雖然不重,但,都是村裏人最純樸的心意,在老壽星的感謝詞後壽宴席開始,全村人齊舉著村裏人自己糧的米酒,茶水,敬上老壽。

午後未時,在村長的主持下比試開始,村裏十五到二十八歲的男兒郎都參加了,在他們心中趙家老祖奶堪比親祖奶,能為她老人家送終是全村裏的驕傲,經過第一輪品行比試,在全村人的推舉下人數最多的八人,“桃樹林”的李大壯二十八歲已婚,“李子坡”的王二牛二十六歲已婚婚,“柳樹灣”的劉金喜十五歲未婚,童生周聖傑十五歲未婚,秀才楊茂清十六歲已婚,村口茶攤謝懷安二十五歲已婚,“尚家灣”跑灘匠德貴十六歲未婚,,村口油訪李國忠二十四歲已婚,八人都是村裏人緣好,老是能幹,或者識字知書達禮,品行端正之人,一陣喧鬧過後第二輪比試開始。

老壽星說如果真做我幹兒,要你們八位人選中的人改掉自己的姓氏隨我姓趙你們可有願意,除了秀才楊茂清,童生周聖傑,和跑灘匠德貴,當場表示不願意,其餘五人都說願意,看著願意的五人老祖奶微笑搖了搖頭,目光注釋著不願意的三人點點頭,再怎麼樣人不能忘祖,勝負已分,最後一倫比試也是祖奶收幹兒的重頭戲來了。

老祖奶出至大家族對持家之道很看中,考教了三位持家之道,童生周聖傑,和秀才楊茂清,走士途,對於持家說了自己的看法,兩人都差不多,而對於跑灘匠德貴,就不一樣了(壽宴送禮時,那支鳳簪就是德貴在跑攤時,憑借自己的眼力和多年經驗,再加運氣得來),當他說出自己對於持家的看法是老祖奶連連點頭,掙錢容易,持家難,有時一文當做兩文用,無時不要借錢花,多大能耐辦多大事,不要打臉充胖子,男兒在家對妻好,夫妻本是並蒂蓮花,相互理解謙讓把歡顏,教兒要從小,大了教不了。最綜在全村的見證下德貴成為了趙家老祖奶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