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都是肯吃苦的人,不過畢竟文化程度不高,並沒有什麼人生的長遠規劃。也屬於過一天算一天,最好能享受一下人生樂趣那種。
章程喜歡打麻將,喜歡玩牌,一句話就是喜歡賭,還喜歡和朋友一起喝點小酒。所以經常白天出去掙了點錢,晚上回來就賭輸了,兩口子沒少因為這些事情吵。
章程有一次錢輸了回家要拿錢繼續去賭,小秀攔著不準,又一次家暴在這個小房屋裏麵展開,最大的孩子才五歲,第二個三歲,結局就是母親孩子哭成一片。
由於認知的局限性,這個時候的農村人可沒有什麼離婚的具體概念,也壓根不敢離婚,能動點這種心思的婦女怕是都沒有多少,就算離了,難免要受到別人的指指點點,代價太大,一般人承受不住,也無法接受。
夫妻二人在外打拚的這些年,雖然丈夫時不時出去賭,但還是存了一點錢的。章程在親表哥王凱的攛掇下,章程出錢,王凱出技術,打算一起辦一個小型酒坊,奢望著能把錢越滾越大。
然而,這隻是表哥王凱做的一個局而已,章程錢投進去了,並沒有看到有酒產出來,去詢問王凱,得到的回答就是酒坊虧了,要錢沒有,章程要設備的話就拿走,設備也就是你個大蒸籠,一口大鍋而已。
章程小秀兩口子吃了這個啞巴虧,也沒有辦法,辛苦掙的錢就這樣打了水漂。可能也是怪時運不濟,兩口子這個時候雙雙感染了傷寒,連買點藥都要向人借錢,怕花錢,就更不要說去醫院檢查就診了。
兩口子就這樣拖家帶口回到了元平村,這個時候小兒子章頜出生了六個月。
後來,小秀在老家邊照顧三個孩子,邊種家裏邊的地。章程再次一個人回到了六盤水做廢品回收生意,兩年時間,就在元平村建了村裏第一棟磚砌混凝土平房。兩口子蓋了房子,後來就再也沒有外出過。
兩口子在元平村自家的地方,蓋了五間豬圈,一個牛棚,平日裏養點豬,養頭牛的,倒也能勉強補貼家用。
一轉眼六年過去了,章頜已經六歲了,這時候元平村都還沒有通電。這一天,接到村裏通知,每家需要出一人參與把電線杆子立起來,小章頜清楚的記得媽媽背著自己,漫山遍野地跟著村裏其他人一起去用繩子拉電線杆子。這也是後來章頜為數不多的最早的記憶。
半年後,章頜七歲了。元平村有一個村裏陳姓人辦的小學學堂,也就是磚砌得毛坯房,窗子上沒有玻璃,教室裏沒有裝修,院壩裏沒有硬化,一下雨鞋上全是泥土。上課的時間取決於三位老師早上幹農活回來的時間,下午下課的時間取決於下午想下地的時間。
這一年,七歲的小章頜再次來到了離家並不遠的村口學堂。因為一年前父母嚐試讓他來上過學,來了一個星期,上課也不聽,就知道哭,所以父母又把他接了回去,讓他隨哥哥放牛,隨姐姐割草。
一年後,章頜再次回到學堂,他已經沒有了一年前的那種膽怯。不過還是處於一種懵懂未啟蒙的狀態。
學校隻有三間沒有窗戶的教室,所以一到六年級,兩個年級共用一間教室。一間教室兩塊黑板,一個年級全部坐在教室左邊,另一個年級全部坐在教室右邊,老師通常在左邊給這個年級講解一會兒,又到右邊去給另一個年級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