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知,對於與自己認知不符合的,我們就攻擊,就不屑。哪裏知道別人也是這樣想的。我們覺得別人對我們有偏見,殊不知別人也活在我們的偏見中。

時間長河滾滾流過,不會因為任何人而停留半秒。

每個人都在這個世界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這些人中,有喜歡自己的角色的,有不喜歡自己角色的。

有的人,年紀輕輕就選擇了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有的人,九十好幾躺在醫院病床上還貪生怕死。

人,簡簡單單的一撇一捺,確需要數不盡的紙張去描述,去解釋,去詮釋,可詮釋了幾千年,詮釋清楚了嗎?我覺得並沒有……

2006年,為什麼提到這一年呢?因為這是章頜腦海中第一次清楚地記住的年份。章頜出生在中國西南腹地,貴州省,這個長久以來一直被外界認為最窮,最苦的地方。

什麼夜郎自大啊;什麼天無三日情,地無三裏平,人無三裏銀啊;什麼山多人多錢不多啊,說的就是這片土地。這片自古以來在外界人印象中貧苦又神秘,了解又很少的土地。

一九九六年農曆六月一日淩晨,貴州六盤水,老鷹山貧民區。伴隨著一陣嬰兒的啼哭,向這個世界宣告著一個新生命降臨地球,他的啼哭是他在為自己的臨世表示恭賀歡迎,畢竟,到底還有沒有別人歡迎他,他並不是真的知道。

夜晚,當一個滿臉通紅的男人回到出租屋,他的妻子已經生下來一個小男孩。男人叫章程,今晚去和一群賭友打麻將,剛回來,臉色不好,可能是又輸了吧。

這對夫妻是外來務工人員,都來自隔壁縣的一個小村莊,叫元平村。妻子小秀沒有受過教育,屬於文盲,是一家七姊妹中的大姐;丈夫章程有小學四年級的文憑,自小是孤兒,家中有八個兄弟姊妹,他排行第六,他的母親生完小弟沒多久,就撒手人寰了,母親走的時候,章程也隻有七歲。

現在是九六年,夫妻二人都已經二十五歲了。他們這一代人,由於社會特定環境的影響,經曆過集體,餓過飯,交過公糧……

章程自小家裏兄弟姐妹多,隻有老父親一個人照看,哪裏都能管得過來,平時能找到吃的,讓家裏的孩子吃飽就已經不錯了。

好在章程的大姐,大哥已經成了家,家裏負擔少了不少,不然會不會餓死人,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家裏就是這麼個情況,要吃大米隻能是過年,要吃上肉隻能是奢望。平日裏章程的父親需要外出打工養活子女,沒有時間,所以對自己的子女疏於管教。再說了,這個時候的農村人能有飯吃活下去就是他們最大的願望,對於管教子女,可是一點也不上心的。

小秀的父母健在,家境比章程家的要好一點,可也好不了多少,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夫妻二人來到六盤水已經七年,平日裏靠撿廢品為生。這時候勞動市場上的工錢一天是二塊五,可章程一天外出,收入至少在三十元每天。這個時候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所以他們做廢品生意的人還有得空子可鑽,所以能掙到點錢。

有句話說得好,掙到認知以外的錢,都會憑借自己的本事虧回去。接下來,我們的故事緩緩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