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心主夜間修藥物,君王宴上論妖邪(2 / 3)

行者說道:“兄弟謹言。這裏乃是西方王國,並不是塵俗,也並非輕易拋棄的。常言道:‘眾毛攢裘。’是要給本國的國王去治病哩。醫得好時,大家都光輝。要不然,恐怕我們全都不能夠善離此地。”

那馬這才叫了聲:“等著!”

你看他往前撲了一撲,往後蹲了一蹲,咬得那滿口牙咯吱吱的聲音響亮,僅僅努出了幾點兒,然後將身子立起。

八戒說道:“這個死家夥!就算是金汁子,再撒些兒也行啊!”

那行者看見有了少半盞,就說道:“夠了!夠了!拿去吧。”

沙僧方才歡喜。三人回到廳上,把前項的藥材都攪和到一處,搓成了三個大丸子。

行者說道:“兄弟們,忒大了!”

八戒說道:“隻有核桃大。若是論我吃,還不夠一口哩!”

於是他們就把這些藥收在了一個小盒兒裏。兄弟們連衣睡下,一夜無話。

又到了天曉。卻說那國王帶著病上朝,請唐僧相見了,立即命令眾官快往會同館參拜神僧孫長老,去把藥取回來。

眾官隨後來到會同館中,對著行者拜伏在地上,說道:“我王特命臣等來拜領妙劑。”

行者叫八戒去取來藥盒兒,然後揭開蓋子,遞給多官。

眾官啟問道:“這藥是什麼名字?好回去見王回話。”

行者說道:“這藥的名字是‘烏金丹’。”

八戒二人暗中作笑道:“鍋灰拌的,怎麼不是烏金!”

眾官又問道:“要用什麼引子?”

行者說道:“兩種藥引兒都能下得。有一種容易取得的,乃是用六物煎湯送下。”

眾官問道:“是哪六物?”

行者說道:

“半空飛的老鴉屁,緊水負的鯉魚尿,玉母娘娘搽臉粉,老君爐裏煉丹灰,玉皇戴破的頭巾要三塊,還要五根困龍須。

六物煎湯送此藥,你王憂病等時(立時,立刻)除。”

眾官聞言道:“這些物品乃是世間所沒有的。請問另外那一種引子是什麼?”

行者說道:“用無根水送服下。”

眾官笑道:“這個容易獲取。

行者問道:“怎麼見得容易獲取?”

眾官說道:“我們這裏的人家俗論:若是要用無根水,拿著一個碗盞,到井邊,或者到河流下遊舀了水,急急轉步回身,碗盞更不能落地,人也不能回頭,回到家給病人吃藥就是了。”

行者說道:“井中水跟河內的水,全都是有根的。我這無根水,不是這樣說的,乃是天上落下來的水,不沾地就得吃,這才叫做‘無根水’。”

眾官又說道:“這也容易。等到天陰下雨時,再吃藥就是了。”

於是就拜謝了行者,手中持拿著藥回去獻上。國王大喜,立即命近侍將藥接上來。

國王看了看藥後,問道:“這是什麼丸子?”

眾官說道:“神僧說是‘烏金丹’,要用無根水送服下。”

國王便叫宮人去取無根水。

眾官又說道:“神僧說,無根水並不是井中河中的水,而是從天上落下來不沾地的水。”

國王立即喚當駕官傳旨,叫去請法官(對道士的尊稱)求雨。眾官遵依旨意出榜去請法官。

卻說行者在會同館廳上對豬八戒說道:“剛才允許他們用天落之水,才可以服藥,此刻匆忙間,怎麼能得個雨水呢?我看這國王,倒也是一個大賢大德的君王,我和你幫助他得些兒雨下藥,怎麼樣?”

八戒問道:“怎麼幫助他?”

行者說道:“你在我左邊站著,做個輔星(助手)。”

又叫沙僧道:“你在我右邊站著,做個弼宿(助手),等老孫幫助他得些無根水兒。”

好大聖,腳踏著罡訣,念聲咒語,就看見那正東方上空,有一朵烏雲,漸漸靠近到他們頭頂上空。

裏麵有人叫道:“大聖,東海龍王敖廣來見。”

行者說道:“無事不敢打擾,請你來助些無根水給國王服藥。”

敖廣龍王說道:“大聖呼喚時,不曾說要用水,小龍隻身前來,不曾帶著雨器,也沒有風雲雷電,怎麼降雨啊?”

行者說道:“如今用不著風雲雷電,也不需要太多的雨水,隻需要些許引藥的水就行了。”

敖廣龍王說道:“既然如此,等我打兩個噴嚏,吐些兒涎津溢(口水,唾液),給他吃藥吧。”

行者大喜道:“最好!最好!不必遲疑,趁早行事。”

那老龍在空中,漸漸地低下烏雲,直接到皇宮上空,隱身潛像,噀(xùn,含在口中而噴出)一口津唾,於是就化作了甘霖(久旱後下的雨,及時雨)。

那滿朝官員齊聲喝彩道:“我主萬千之喜!天公降下甘雨來了!”

國王立即傳旨,叫道:“拿器皿盛著。不拘皇宮內外以及官職大小,都要去等著接仙水,拯救寡人。”

你看那些文武眾官並那些三宮六院的妃嬪與三千彩女,八百嬌娥, 一個個擎杯托盞,舉碗持盤的,等著接甘雨。那老龍在半空中,運化津涎,不離了王宮的前後。持續了快有一個時辰,敖廣龍王辭別了大聖回歸海裏。眾臣將杯盂碗盞等容器都收上來,也有等著接到一點兩點的,也有等著接到三點五點的,也有等著一點也不曾接到的,全部合到一處,約有三盞的甘雨,一總地獻到禦案上。真個是異香滿襲金鑾殿,佳味熏飄天子庭!

那國王辭去了法師,帶著“烏金丹”和三盞甘雨回到宮中,先吞了一丸“烏金丹”,吃了一盞甘雨;再吞了一丸,又飲了一盞甘雨;連吃了三次,三丸藥全都吞下了,三盞甘雨也全都送下。不多時,他的腹中開始作響,就像是從井中打水時的咕嚕之聲不絕。近侍的宮人立即取來淨桶,國王連著行(大小便)了三五次,然後服了一些米湯,歪斜著翻倒在龍床上。

有兩個妃子,讓人撿來淨桶看了,看見那裏麵有說不盡的穢汙痰涎,裏麵有一團糯米飯塊。

兩妃子來到龍床近前報告道:“病根都行下來了!”

國王聽聞此言甚是歡喜,又進了一次米飯。少頃,漸漸感覺心腦寬泰(寬舒,安秦),氣血調和,然後就精神抖擻,腳力強健。

國王下了龍床,穿上朝服,隨即登上寶殿,見了唐僧後,就倒身下拜。那長老忙忙還禮。

拜完後,國王用禦手攙著長老,便叫內閣官員:“快快寫好簡帖, 帖上寫下朕‘再拜頓首’的字樣,差遣官員去奉請法師的三位高徒。一邊去大開東閣,光祿寺安排宴席來酬謝。”

眾官領旨,準備簡帖的準備簡帖,安排宴席的安排宴席,正是國家有倒山之力,霎時間就全都準備好了。

卻說八戒看見官員過來投簡帖,喜不自勝地說道:“哥啊,果然是好妙藥啊!現今要來酬謝,乃是兄長的功勞。”

沙僧說道:“二哥說的哪裏話!常言道:‘一人有福,帶挈一屋。’ 我們在這裏合藥,全都是有功的人。隻管享用去,再不要多話。”

咦!你看他弟兄們全都歡歡喜喜的,徑直入朝來。眾官接引著,上了東閣,看見唐僧、國王、閣老,都已經早早的在那裏安排宴席呢。

這行者與八戒、沙僧,對師父唱了個喏,隨後眾官都到了。隻看見那上麵有四張素桌麵,都是吃一看十的宴席;前麵有一張葷桌麵,上麵也是吃一看十的珍饈(珍奇名貴的食物)。左右有四五百張單桌麵,真個是排得齊整:

古語雲:“珍饈百味,美祿千鍾。瓊膏酥酪(sū lào),錦縷肥紅。”

寶妝花彩豔,果品味香濃。鬥糖龍纏列獅仙(獅子、八角形的糖果),餅錠拖爐擺鳳侶。

葷有豬羊雞鵝魚鴨般般肉,素有蔬肴筍芽木耳並蘑菇。

幾樣香湯餅,數次透酥糖。滑軟黃粱飯,清新菇米糊。

色色粉湯香又辣,般般添換美還甜。君臣舉盞方安席,各分品級慢傳壺。

那國王禦手擎舉酒杯,先與唐僧安坐,三藏說道:“貧僧不會飲酒。”

國王說道:“這是素酒。法師飲這一杯,如何?”

三藏說道:“酒乃是僧家第一戒。”

國王甚是過意不去,就說道:“法師戒飲,卻以何物為敬呢?”

三藏說道:“頑徒三人代替我飲吧。”

國王這才歡喜,轉過金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遞給行者。行者接了酒杯,對眾人行酒禮後,就吃了一杯。國王看見他吃得爽快,又奉了一杯酒。行者也不推辭,又吃了。

國王笑道:“吃個三寶鍾兒。”

行者還不推辭,又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