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笑道:“不敢拋撇,隻因玉麵公主招贅後,家事繁瑣龐雜,朋友又多顧,是以羈留在外邊,卻也又治得一個家當了。”
又說道:“近來聽聞悟空那廝保護唐僧,將要到達火焰山地界,恐怕他會過來問你借扇子。我恨那廝害我們兒子的仇還沒有報呢,隻要他過來,那時你可差人報給我,等我來拿住他,把他分屍萬段,以雪我們夫妻之恨。”
羅刹女聞言,眼中滴淚告道:“大王,常言說:‘男兒無婦財無主,女子無夫身無主。’我的性命,險些兒被這猢猻給害了!”
大聖借故,發怒罵道:“那潑猴什麼時候過去了?”
羅刹女說道:“還沒有過去,昨日他到我這裏借扇子,我因為他害了孩兒的緣故,披掛後,掄寶劍出門,就砍那猢猻。他忍著疼,叫我做嫂嫂,說大王曾經與他結義。”
大聖說道:“是在五百年前曾經結拜為七兄弟。”
羅刹女說道:“他被我罵也不敢回嘴,砍他也不敢動手,後來被我一扇子給扇去了。不知道他在哪裏尋到了個定風法兒,今天早上又在門外叫喚。我又使扇子去扇他,並不能扇動一毫。急切間掄劍砍他時,他就不讓我了。我害怕他的鐵棒沉重,就走入洞裏,緊緊關上門。不知道他又從什麼地方,鑽在了我的肚腹內,險些被他害了性命!我叫了他幾聲叔叔,將扇子給他,讓他離去了。”
大聖又假意捶胸說道:“可惜!可惜!夫人錯了,怎麼就把這寶貝給那猢猻了?惱死我了!”
羅刹女笑道:“大王息怒。給他的是一柄假扇子,隻是為了哄騙他離去。”
大聖問道:“真扇子在於什麼地方?”
羅刹女說道:“放心!放心!我收著呢。”
叫丫鬟們整治酒宴給大王接風賀喜,羅刹女於是就舉杯給他奉上,說道:“大王,你燕爾新婚,千萬不要忘了結發(原配妻子),先吃一杯鄉中之水。”
大聖不敢不接,隻得笑吟吟的,舉杯在手說道:“夫人先飲。我因為圖治外產,久別夫人,早晚多虧了你守護家門,這一杯酒權且作為酬謝。”
羅刹女又接杯斟起,遞給大王說道:“自古道:‘妻者,齊也。’夫乃養身之父,請什麼謝啊。”
兩人都謙謙講講(謙虛和氣的樣子),方才坐下巡酒(慢慢喝酒)。大聖不敢破葷,隻吃了幾個果子,與她言言語語的說話。
酒過數巡,羅刹女喝的半酣,色情微動,就和孫大聖挨挨擦擦,搭搭拈拈的,攜著手,俏語溫存;並著肩,低聲俯就。將一杯酒,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卻又喂果子。大聖假意虛情,相陪相笑,沒奈何,也與她相倚相偎。果然是:
釣詩鉤,掃愁帚,破除萬事無過酒。男兒立節放襟懷,女子忘情開笑口。
麵赤似夭桃,身搖如嫩柳。絮絮叨叨話語多,撚撚掐掐風情有。
時見掠雲鬟,又見掄尖手。幾番常把腳兒蹺(qiāo),數次每將衣袖抖。
粉項自然低,蠻腰漸覺扭。合歡言語不曾丟,酥胸半露鬆金鈕。
醉來真個玉山頹,餳眼(目光凝滯,眼睛半睜半閉的樣子。餳,xíng)摩娑幾弄醜。
大聖見她這等的酣然,暗自留心,挑鬥說道:“夫人,真扇子你收在哪裏了?早晚仔細些。隻恐怕孫行者變化多端,卻又過來給騙走了。”
羅刹女笑嘻嘻的,從口中吐出扇子,隻有一個杏葉兒大小,遞給大聖說道:“這個不是寶貝?”
大聖接在手中,卻又不信,暗自想著:“這麼小小兒的一個,怎麼能把火扇滅?恐怕又是假的。”
羅刹女見他看著寶貝沉思,忍不住上前,將粉麵揾(wèn,擦,拭)在行者臉上,叫道:“親親,你收了寶貝吃酒吧。隻管出神想什麼呢?”
大聖就趁腳兒蹺(順著別人的話,趁機而言)問她一句,說道:“這般小小之物,如何扇得了八百裏火焰?”
羅刹女酒陶真性,沒有忌憚,就說出方法道:“大王,與你別了兩年,你想來是晝夜貪歡,被那玉麵公主弄傷了神思,怎麼自家寶貝的事情,也都給忘了?——隻將左手大指頭撚著那扇柄兒上第七縷紅絲,念一聲‘洄噓嗬吸嘻吹呼’,立即長一丈二尺長。這寶貝變化無窮!哪怕他八萬裏火焰,也可一扇而消。”
大聖聞言,切切的記在心上,卻把扇兒也噙在口裏,把自己的臉抹一抹,現出了本相。
他厲聲高叫道:“羅刹女!你看看我可是你親老公!就把我纏了這許多的醜勾當!不羞!不羞!”
那羅刹女一見是孫行者,慌得推倒桌席,跌倒在塵埃裏,羞愧無比,隻叫道:“氣死我了!氣死我了!”
這大聖,不管她的死活,甩脫手,拽開大步,徑直出了芭蕉洞。正是無心貪美色,得意笑顏回。
他將身子一縱,踏著祥雲,跳上高山,把扇子吐出來,要演演方法。於是用左手大指頭撚著那扇柄上的第七縷紅絲,念了一聲“洄噓嗬吸嘻吹呼”,那扇子果然長了有一丈二尺長。拿在手中,仔細看了又看,這扇子跟之前那扇子相比果然是不同,隻見它祥光晃晃,瑞氣紛紛,扇柄上有三十六縷紅絲,穿經度絡,表裏相連。
原來行者隻討了個長的方法,不曾討來讓扇子變小的口訣,那扇子左右隻是那等的長短。沒奈何,他隻得舉在肩上,找舊路回去了。
卻說牛魔王在碧波潭底與眾妖精散了宴席,出得門來,不見了辟水金睛獸。
老龍王聚集眾妖精問道:“是誰偷走了牛爺的金睛獸?”
眾妖精跪下,說道:“沒人敢偷,我們都在宴席前供酒捧盤,供唱奏樂,更是沒有一人在這前麵。”
老龍說道:“家裏下人們肯定是不敢,可曾有什麼生人進來?”
龍子龍孫們說道:“剛才我們安座的時候,有個蟹精到過這裏,那個便是生人。”
牛王聽到後,頓然省悟,說道:“不消講了!早間賢友派人邀請我時,有個保唐僧去取經的孫悟空,路上遇到火焰山難以過去,曾經問我求借芭蕉扇。我不曾給他,他和我賭鬥一場,未分勝負,我卻丟開他,直接來赴盛會。那猴子千般伶俐,萬樣計謀,肯定是那廝變成蟹精,來這裏打探消息,偷了我的金睛獸,去山妻處騙了那一把芭蕉扇兒!”
眾妖精聽說了,一個個膽戰心驚,問道:“可是那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嗎?”
牛王說道:“正是。列公若是在西天路上,有不是的地方,切記要躲避著他些兒。”
老龍說道:“像這樣說,大王的駿騎,卻該怎麼辦?”
牛王笑道:“不妨,不妨。列公各自散了,等我去追趕他。”
牛王於是就分開水路,跳出碧波潭,駕起黃雲,徑直到了翠雲山芭蕉洞。
隻聽到羅刹女跌足捶胸的,大呼小叫。推開門,又看見辟水金睛獸被拴在下邊。
牛王高聲叫道:“夫人,孫悟空哪邊去了?”
眾女童看見牛魔王,一齊跪下道:“爺爺來了?”
羅刹女扯住牛王,對他磕頭撞腦的,口裏罵道:“潑老天殺的!你怎樣這般的不謹慎,著那猢猻偷了金睛獸,變做你的模樣,到這裏騙我!”
牛王咬牙切齒道:“猢猻哪邊去了?”
羅刹女捶著胸膛罵道:“那潑猴騙取了我的寶貝,現出原身走了!氣死我了!”
牛王說道:“夫人保重,不要心焦。等我追趕上猢猻,奪回寶貝,剝了他的皮,銼碎他的骨,擺出他的心肝,給你出氣!”
叫道:“拿兵器來!”
女童說道:“爺爺的兵器,不在這裏。”
牛王說道:“拿你奶奶的兵器來吧!”
侍婢將兩把青鋒寶劍捧出來。牛王脫了那赴宴的鴉青色的絨襖,束一束貼身的小衣,雙手抓起寶劍,走出芭蕉洞,徑直奔向火焰山上,追趕了過去。
正是那:忘恩漢,騙了癡心婦;烈性魔,來近木叉(意譯有解脫的意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