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太子問母後知真假,悟空哄八戒去馱屍(1 / 3)

卻說那烏雞國太子,自從別了大聖,不多時,回到了城中,果然不奔向朝門,不敢報傳宣詔,直接來到後宰門門口,看見幾個太監在那裏把守。他們看見太子來了,不敢阻攔,讓太子進去了。好太子,夾一夾馬,衝撞進裏麵,忽然到了錦香亭下。就看見那正宮娘娘坐在錦香亭上,兩邊有數十個嬪妃掌扇,那娘娘正倚著雕欄兒在那流淚呢!

那娘娘為什麼流淚呢?原來是她在四更時分也做了一個夢,隻是記得了一半,另一半卻有些含糊,她在那昏昏沉沉的思考。

太子下了馬,在錦香亭下跪下拜見,叫道:“母親!”

正宮娘娘強露出笑臉,叫道:“孩兒,喜呀!喜呀!這兩三年裏你在前殿跟你父王開講,我們不得相見,我很是思念,今日怎麼得閑來看看我?真是萬千之喜!真是萬千之喜!孩兒,你怎麼聲音裏帶著悲慘?你父王漸漸年老,有一日會龍歸碧海,鳳返丹霄,你就會傳了帝位,還有什麼不悅的事情呢?”

太子磕頭道:“母親,我問你:現在即位登龍的是哪個?稱孤道寡的是何人?”

娘娘聽他這樣問,就說道:“你這孩兒發瘋了!做皇帝的是你的父王,你怎麼這樣問?”

太子繼續磕頭道:“萬望母親赦免兒子無罪,我才敢問;不赦免,孩兒不敢問。”

娘娘道:“母子家有什麼罪?赦免你,赦免你,快快說來。”

太子道:“母親,我問你三年前你們夫妻宮裏之事與後麵三年的恩愛相同嗎?到底怎麼樣?”

娘娘聽見他這麼說,魂飛魄散,急忙走下錦香亭抱起太子,緊緊摟在懷中,眼中滴淚道:“孩兒!我跟你長久不得相見,怎麼今日來到宮裏要問這些話?”

太子發怒道:“母親有話早說:如果不說的話,就會耽誤了大事。”

娘娘這才喝退左右,雙眼流淚低聲說道:“這樁事情,孩兒不問,我就是到了九泉之下,也不能夠明白。既然你問了,聽我說:

三載之前溫又暖,三年之後冷如冰。枕邊切切將言問,他說老邁身衰事不興!”

太子聞言,撒開手脫身,攀鞍上馬就要走。

那娘娘一把扯住太子道:“孩兒,你有什麼事,話沒有說完就要走?”

太子又跪到娘娘麵前,說道:“母親,我本是不敢說啊!今日早朝,我蒙欽差架鷹逐犬的,出城去打獵,偶遇了東土駕下來的一個取經的聖僧,他有個大徒弟乃是孫行者,極其善於降妖。原來我父王死在了禦花園的八角琉璃井中,這全真道人假變做了我父王,侵占了龍位。昨夜三更時,父王托夢,請孫行者到城中捉拿妖怪。孩兒不敢全部相信他們,就特意回來詢問母親。母親剛才說出這些言語,那麼必然是個妖精。”

那娘娘道:“兒啊,外人的話,你怎麼就信以為真呢?”

太子道:“兒子本來還不敢相信,可是父王留下了信物給他們。”

娘娘詢問是何物,太子就從袖中取出來那金廂白玉珪,遞給娘娘。那娘娘認出來是當時那國王的寶貝,止不住的淚如泉湧。

口中叫道:“主公!你怎麼死去了三年,都不來見我,如今卻先去見了聖僧,後來再見我?”

太子道:“母親,這話是怎麼說的?”

娘娘道:“兒啊,我在四更時分,也做了一場夢,夢見你父王水淋淋的,站在我跟前,親自說他死了,鬼魂兒去拜請了唐僧,請他降假皇帝,救下他的前身。也就記得了這些言語,隻是其他的不能分明。正在這裏狐疑,怎知今日你又過來說這些話,還把寶貝拿了出來。我先收下,你且去請那聖僧來急急為之。果真能夠掃蕩妖氛,辨明了正邪,也能報答你父王的養育之恩了。”

太子這才急忙上馬,出了後宰門,閃躲著離開城池。不多時,直接來到寶林寺山門前下馬。眾軍士接著太子,這時已經是紅日西墜了。太子傳令,不許軍士亂動。他又獨自進入山門,整束好衣冠,前去拜請行者。

就看見那猴王從正殿出來,搖搖擺擺的走了過來。

太子雙膝跪地,說道:“師父,我來了。”

行者走上前攙住他,說道:“請起,你去到城中,可曾問過誰了嗎?”

太子道:“詢問了母親。”

太子就將前言都訴說了一遍。

行者微微笑道:“若是那般的冷啊,想來是個什麼冰冷的東西變得。不打緊!不打緊!等我老孫去給你掃蕩了。隻是今日晚了,不好行事。你先回去,等明天一早我過去。”

太子跪在地上磕頭道:“師父,我隻在這裏伺候,到明天跟著師父一路去吧。”

行者道:“不好!不好!若是跟你一同進城,那怪物會生出疑心,不會說是我撞到了你,卻會說是你請來了老孫,這不是惹他反而來責怪你了?”

太子道:“我現如今進城,他也會責怪我的。”

行者道:“為什麼責怪你?”

太子道:“我自從早朝時蒙差,帶領若幹人馬鷹犬出城,今天一整天更是沒有一件野物,這怎麼回去見駕?若是問我個沒有才能之罪,囚禁起來,你明日進城,卻去倚仗誰啊?何況那班部裏更是沒有個相知的人。”

行者道:“這有什麼打緊!你肯早說的話,卻不是早早就尋些野物等著你了。”

好大聖!他就在太子麵前,顯了個手段,將身子一縱,跳在雲端裏。他撚著訣,念一聲“唵藍淨法界”的真言,拘出了這裏的山神、土地。

山神、土地在半空中施禮道:“大聖,呼喚小神,有什麼使令?”

行者道:“老孫保護唐僧來到這裏,準備去捉拿妖魔,奈何那太子沒有打到獵物,不敢回朝。跟你們討個人情,快把香獐野豬鹿兔等,走獸飛禽,各自尋一些過來,打發太子回去。”

山神、土地聞言,不敢不聽命令;又問大聖那些野物各自要多少。

大聖道:“不拘多少,取一些過來就行了。”

那山神、土地立即命本處的陰兵,刮起了一陣聚集野獸的陰風,捉了一些野雞山雉,角鹿肥獐,狐獾貉(hé)兔,虎豹狼蟲,一共有百千餘隻,要來獻給行者。

行者說道:“老孫不要。你們可以把它們都撚鬆了筋,單擺在那四十裏道路的兩旁,叫那些人不縱鷹犬,拿回城去,就算你們的功勞。”

眾神依言,散了陰風,就把獵物擺在了太子回去道路的左右兩邊。

行者這才按落雲頭,對太子說道:“殿下請回去,路上已經有獵物了,你自可以收去。”

太子看見他在半空中弄這神通,怎麼會不相信他說的話,隻得叩頭拜別了他。太子走出山門傳下命令,叫軍士們回城。隻見那道路兩旁果真有無限的野物,軍士們不用放鷹犬,一個個都用手去擒拿,口中不斷喝彩,都說是千歲殿下的洪福,他們可不知道是大聖的神功。軍士們唱著凱歌,一起擁護著太子回城。

行者繼續在三藏身邊保護著他。那寶林寺中的和尚,看見他們與太子這樣的情意深厚,怎麼會不恭敬呢?於是又安排了齋供,管待了唐僧他們。唐僧他們依然還是歇息在禪堂裏。

將近一更的時候,行者心中有事,著急間就睡不著。

行者就一骨碌的爬起來,到了唐僧的床前,叫道:“師父。”

這時候唐僧還沒有睡著呢。他曉得行者一貫會失驚打怪的,就假裝睡著不回應行者。

行者摸著他的光頭,胡亂搖晃道:“師父怎麼睡著了?”

唐僧實在裝不下去了,就怒聲道:“這個頑皮的猴子!這麼晚了還不睡,吆喝什麼?”

行者道:“師父,有一樁兒事情,要跟你商量商量。”

唐僧問道:“什麼事情?”

行者道:“我白天的時候跟那太子誇了口,說我的手段比山還高,比海還要深,捉拿那個妖精就如探囊取物一般,伸出手就能拿了過來,現在卻是睡不著,我想起來,這還是有些難呢。”

唐僧道:“你既然說難辦,那就不去捉拿了吧。”

行者道:“捉拿還是要去捉拿的,隻是道理上不順。”

唐僧道:“你這猴頭亂說!妖精奪了人的君位,去捉拿他,怎麼叫做道理上不順!”

唐僧道:“你老人家隻知道念經拜佛,打坐參禪,哪裏曾經見過那蕭何的律法?常言道:‘拿賊拿贓。’那怪物做了三年的皇帝,又從來沒有走了馬腳,漏了風聲。他跟三宮的皇後妃嬪同眠,又和兩班的文武共樂,我老孫就算有本事去捉拿住他,也不好定個罪名呀。”

唐僧道:“怎麼不好定罪?”

行者道:“那妖怪就算是個沒嘴的葫蘆,也要給你滾上幾滾的。他敢說道:‘我是烏雞國的國王,有什麼逆天之事,要你來捉拿我?’我們能拿出什麼證據去跟他爭辯真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