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到五莊觀,偷人參果(3 / 3)

行者笑道:“他們也是些自種自吃的道士。”

走過菜園,又看見了一層門,行者再再次推開門觀看,呀!裏麵正中間有一棵大樹,那大樹的青色枝條真的是香氣馥鬱,綠色葉子陰涼森森,那葉兒卻好像芭蕉的模樣,整棵樹有千餘尺高,樹根有七八丈圍圓粗。行者就倚在樹下,抬頭往上觀看,就看見向南的樹枝上,露出了一個人參果,那果子真的像一個嬰孩兒一樣。原來在它的尾巴間上有個果實的把兒,把他釘在了枝頭,它的手腳亂動,點頭晃腦的,清風吹過時仿佛有聲音傳來。

行者歡喜不盡,心中暗自誇讚道:“好東西呀!果然罕見!果然罕見!”

他就順著樹幹,嗖的一聲,竄了上去。

行者是猴子呀,原來就是第一會爬樹偷果子的。他用金擊子敲了那個人參果一下,那果子就撲的掉落了下去。行者隨即也跳下了樹,去找尋那果子,在樹下沒有看到那果子;他又四下裏去草叢中尋找,更是沒有一點蹤跡。

行者道:“蹊蹺!蹊蹺!想來是因為它有腳會走;就是會走它也跳不出這個圍牆啊。我知道了,想來是這園子的土地不許老孫來偷他家的果子,他給收了去。”

行者就撚著訣,念了一聲“唵”字咒語,把那園子的土地給拘了過來。

那土地對行者恭敬的施禮道:“大聖,呼喚小神前來,有什麼吩咐?”

行者道:“你不知道老孫是全天下出了名的賊頭。我當年偷蟠桃、盜禦酒、竊靈丹,也不曾有人敢跟我分用;怎麼今日我偷了他家一個果子,你就敢來抽了我的頭分去了!這果子是樹上結的,空中飛過去的鳥也該有分的,老孫就算是吃了他家一個,又有什麼大害?怎麼剛打下來一個,你就給撈了過去?”

那土地道:“大聖,你錯怪了小神呀。這寶貝乃是地仙的東西,小神是個鬼仙,怎麼敢拿去了?就是聞聞也是沒有這個福分的。”

行者道:“你既然不曾拿去,那為什麼打下來就不見了?”

那土地道:“大聖你隻知道這寶貝能延壽,卻是不知道它的出處呢。”

行者道:“有什麼出處?”

那土地道:“這寶貝,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方才能夠成熟。短頭一萬年,隻是結了三十個果子。有緣的,聞上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上一個,就能活四萬七千歲。它卻是隻與五行相畏。”

行者道:“它怎麼與五行相畏?”

那土地道:“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它時必須用金器,方才能打得下來。打下來時,卻要用墊著絲帕的盤子來接住才行;若是碰到了木器,就枯了,枯了後再去吃也是不能延壽的。吃它須用瓷器,清水化開後食用,他遇火會焦也就沒有用了。至於遇土而入者,大聖你剛才把它打落在地上,他立即就鑽下土去了。這裏的土有四萬七千年,就是拿剛鑽鑽它也鑽不動一點,比生鐵還要硬上個三四分,人若是吃了這樣的果子,所以才能長生。大聖你若是不信,可以把這土地打打兒看。”

行者就抽出金箍棒,朝地上使勁打了一下,砰的響了一聲,把金箍棒給迸了起來,土地上更是沒有被打的痕跡。

行者道:“果然是!果然是!我這根棍,打石頭會粉碎,撞生鐵也會有痕跡。怎麼我這一下子打不傷它一點?這樣說來,我確是錯怪你了,你回去吧。”

那土地就告辭後返回本廟走了。

大聖卻心中自有算計:他爬上樹,一隻手使用金擊子,一隻手把錦布長袍的衣襟給扯起來,做了個兜子來等著接果子,他就在樹上竄動,敲下了三個人參果,都給兜在了衣襟裏。他跳下樹來,一路穿過幾道門又直接回到了廚房裏。

那八戒看見他,笑著問道:“哥哥,可有嗎?”

行者道:“這些不是?老孫的手到擒來。我們吃這人參果,也不要背著沙僧,你去把他叫過來。”

八戒就招手朝沙僧叫道:“悟淨,你過來。”

那沙僧就撇下行李,跑進廚房裏道:“哥哥,叫我幹什麼呀?”

行者道放開衣兜給他看,道:“兄弟,你看這個是什麼東西?”

沙僧看見後,道:“是人參果。”

行者道:“好啊!你倒是認得。你曾經在哪裏吃過的?”

沙僧道:“小弟雖然不曾吃過,但我在舊時做卷簾大將,服侍鑾輿赴蟠桃宴的時候,曾經看見有海外諸仙將這人參果獻給王母上壽。見倒是曾經見過,卻是不曾吃過。哥哥,可以給我一點嚐嚐嗎?”

行者道:“不消講,兄弟們一家一個。”

他們三人就把人參果分了,一家一個的受用起來。那八戒的食腸大,嘴巴也大,另外就是兩童子吃人參果的時候,他就饞蟲拱動,特別想吃了,現在分到了人參果,就趕緊拿過來,張開大嘴,咕嚕的一聲給囫圇個的吞咽下了肚。

吃完後,他卻白著眼睛耍賴,向行者、沙僧問道:“你們兩個吃的是什麼?”

沙僧回答道:“人參果。”

八戒又問道:“是什麼味道啊?”

行者道:“悟淨,不要理睬他!你倒是先給吃了,又來問誰呢?”

八戒道:“哥哥,我吃的忙了些,不像你們細嚼慢咽,能嚐出些滋味來。我也不知道這人參果它是有核還是沒核的,就給吞了下去。哥啊,為人須為徹,既然已經是把我這饞蟲給調出來了,你就再去弄些兒過來,讓老豬也來細細的吃吃。”

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些米食麵食,讓你能胡吃海塞的吃個足夠飽。像這一萬年才結出三十個的果子,我們能各自吃了他們這一個,也算是大有緣法了,不算小可啊。罷罷罷!已經夠了!”

行者就欠起身來,把那個金擊子,順著窗戶眼兒,丟進了那道房裏,不再理睬八戒。

那呆子還在那隻管絮絮叨叨的唧噥,沒想到被那兩個道童給聽到了。原來兩道童是又回到道房給唐僧來取茶水,就聽到八戒在那嚷什麼“人參果吃得不快活,再得到一個兒吃吃才好”。

清風聽見了,心中懷疑,說道:“明月,你聽那長嘴和尚說的‘人參果還要個來吃吃’。師父臨走時叮嚀,叫我們提防唐僧手下的人糾纏吵鬧,莫不是他們偷了我們家的寶貝了?”

明月回過頭說道:“哥呀,不好了!不好了!金擊子怎麼會落在地上了?我們到園子裏去看看來!”

他們兩個急急忙忙的朝花園走去,就看見花園的門已經打開了。

清風道:“這門是我關的,怎麼就打開了?”

他們急急穿過花園,又看見菜園的門也打開了。他們又匆忙進入到人參果園子裏,在那人參果樹下,望著上麵檢查起樹上的果子數目;顛來倒去的數了好幾遍,都是隻剩有二十二個果子還在樹上。

明月道:“你可會算賬?”

清風道:“我會,你說吧。”

明月道:“這果子原來是有三十個。師父開園,分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剛才我們打了兩個給唐僧吃,還有二十六個;現如今隻剩下二十二個了,卻不是少了四個?不消講,不消講,定然是那夥惡人給偷去了,我們就隻管去罵唐僧來。”

兩道童就氣衝衝的出了園子門,徑直來到前殿上,手指著唐僧,罵了起來。禿前禿後的,汙言穢語,不絕口的亂罵;又是賊頭鼠腦,又是臭短臊長的,沒好氣的胡嚷嚷。

唐僧實在聽不下去了,說道:“仙童啊,你們鬧得是什麼?消停些兒,有話不妨慢慢說,不要胡說八道的。”

清風說道:“你的耳朵聾了嗎?還是我說的是蠻夷話,你聽不懂?你們偷吃了人參果,怎麼還不容我說了?”

唐僧道:“人參果是什麼樣的?”

明月道:“剛才拿來給你吃,你說那像孩童的不就是?”

唐僧道:“阿彌陀佛!我一看見那東西,就心驚膽戰,怎麼會敢去偷它來吃呢!就算是我害了讒病,也不敢去幹這偷東西的事。你們不要錯怪了人。”

清風道:“你雖然不曾吃,那還有手底下的人要偷吃的呢。”

三藏道:“這樣說的話也是,你們先不要嚷了,等我問問他們看。果真若是他們偷了,就叫他們賠你。”

明月道:“賠呀!就是有錢也沒地兒買去!”

三藏道:“縱然是有錢沒地兒買嗬,常言道:‘仁義值千金。’叫他們給你們賠個禮,就罷了。也還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做的呢。”

明月道:“怎麼不是他們?他們那裏分不均,還在那嚷嚷呢。”

三藏高聲叫道:“徒弟們,先都過來。”

沙僧聽見後,說道:“不好了!事情敗露了!老師父叫我們呢,小道童們在那胡亂的叫罵,不是這事走漏了風聲,卻是什麼?”

行者道:“活活的羞死人了!這個不過是吃喝的東西。若是說出來,就是我們偷嘴吃了,就隻是不要承認。”

八戒道:“正是,正是,咱們昧了吧。”

他們三人隻得出了廚房,走上前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