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門神來曆,地府見聞(2 / 3)

魏徵領了旨意,當天夜裏裝束整齊:身上是錦袍玉帶,外罩兜風氅;頭上是青巾抹額;腳上是黑色靴子,手裏提著那把斬殺老龍的寶劍,然後圓睜兩眼把守在了後宰門前。

一直守到天明,他也是沒有看見一絲一毫的鬼魅。

雖然宮中前後門都沒有怪事了,但是太宗的病體日漸沉重。這一日,太後又傳了懿旨,召集眾臣商議太宗的殯殮後事。

太宗又宣召徐茂功,吩咐他輔佐國家大事,像劉備托孤一樣叮囑他。叮囑完後,沐浴更衣,太宗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這時魏徵閃到了太宗的身旁,他用手扯住龍衣,奏告道:“陛下請放寬心,臣這有一件事,保管讓陛下長生。”

太宗道:“朕已經病入膏肓,性命都快要沒有了,你怎麼保管朕得以長生啊?”

魏徵道:“臣這有一封書信,進獻給陛下,你捎帶去冥司,交給酆(feng一聲)都城的判官崔玨(jue二聲)。”

太宗道:“崔玨是誰?”

魏徵道:“崔玨是太上先皇帝駕前的老臣,先是個州令,後來升為禮部侍郎。他活著的時候,跟臣是八拜之交,感情深厚。他現今已經死了,在陰司做掌管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夢中常常與臣見麵談心。你這次去如果把我的書信交給他,他念起微臣的情分,必然會把陛下放還回來。保管叫陛下的魂魄返回陽世,定能使龍體恢複健康。”

太宗聽後,就把信接在了手中,又把手籠進了衣袖裏,就閉上眼睛沒了呼吸。那三宮六院、皇後妃嬪、儲君以及文武百官等,都戴孝舉哀,把太宗的棺槨停在了白虎殿上。

卻說太宗的魂靈渺渺茫茫,直接出宮來到了五鳳樓前,看見那禦林軍馬來請他出朝去打獵。太宗欣欣然從之,飄飄渺渺的一起走。行走了許久,禦林軍馬都不見了。

太宗獨自散步在荒郊野草之間,怎麼都找不著道路,正在心驚惶恐時,聽見有人高聲大叫道:“大唐皇帝,往這裏來!往這裏來!”

太宗抬頭仔細看去,隻見另一邊有一個人:

他身穿隱隱閃光的羅袍,腰裏圍著犀牛角,頭上戴著烏紗帽,腳上踏著白底靴,手裏拿著繚繞霧靄的牙笏,懷裏揣著一本生死簿。他站在雲霧上,胡須在腮邊胡亂飛舞,鬢發蓬鬆的在耳朵旁飄蕩。

太宗走到了他麵前,他趕緊落下雲霧來,跪拜在路邊,嘴裏說道:“陛下,請寬宥臣失誤沒有遠迎你的罪過!”

太宗道:“你是什麼人?因為什麼事情要前來迎接拜見我?”

那人道:“微臣在半個月前,閻王的森羅殿上,看見了涇河鬼龍來狀告陛下,他狀告你許諾救他反而卻誅殺了他的事情。第一殿的秦廣王就派遣鬼使去催請陛下來地府,要三曹對案。臣已經知道了這件事,因此就來到這裏等候接待陛下。沒料到今天來遲了。盼望陛下恕罪!恕罪!”

太宗道:“你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官職?”

那人道:“微臣活著的時候,是侍奉在先君駕前的,先是州令,後來官拜禮部侍郎,姓崔名玨。現今在陰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

太宗大喜,走近前來親手攙扶起他,道:“勞累先生遠迎。朕駕前魏徵,有書信一封,正要讓朕帶寄給先生,恰好就遇到了先生。”

判官謝了恩,問書信在哪裏。太宗就從袖中取出遞給崔玨。

崔玨拜接了,拆開信看,其上寫著:

你親愛的弟弟魏徵,頓首寫信拜大都案結拜兄長崔老先生台下:回憶昔日的談心交流,兄長的聲音容顏還曆曆在目。數年時光飛過,沒有再聽到兄長的高明教誨。常常隻是每逢節令時設些蔬果來祭祀供奉,不知道你享用了沒有?又承蒙兄長不棄,夢中降臨示意,才知道我兄長大人高遷了。奈何陰陽兩隔,天各一方,不能當麵相見。現今因我太宗文皇帝驟然故去,料想是要對案三曹,必然會與兄長相會。千萬祈求俯念兄長在世時我們之間的交情,能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歸陽世,這就是對弟弟的愛護啊。容弟弟再次感謝。不盡。

那判官看完書信,滿心歡喜道:“魏人曹前些日子夢斬老龍那件事,臣早就已經知道了,真的是不住嘴的誇獎他啊。又承蒙他早晚看顧臣的子孫,今天既是他有書信帶來,陛下請寬心,微臣管保送陛下還陽,重登玉闕。”

太宗稱了謝。

二人正說著話,隻看見來了一對青衣童子,手持幢幡寶蓋,高聲叫道:“閻王有請,有請。”

太宗於是就與崔判官並二童子抬腿向前行進。忽然看見了一座城池,城門上掛著一麵大牌,上麵寫著“幽冥地府鬼門關”七個金色大字。

那兩個青衣童子搖動幢幡,引領太宗徑直進入城中,順著街道行走。

隻看見那街道旁邊有先主李淵、先兄李建成、故弟李元吉,他們走上前說道:“世民來了!世民來了!”

那李建成、李元吉就要上來揪打太宗,要他賠命。太宗躲閃不過去,就被他們給扯住了。幸好崔判官喚來了一個青麵獠牙的鬼使,他喝退了李建成、李元吉,太宗才能脫身離開。

行走不到幾裏遠,就看見一座碧瓦樓台,非常的壯觀。

飄飄萬迭彩霞堆,隱隱千條紅霧現。樓台高聳接青霄,廊廡平排連寶院。

原來是來到了森羅殿,太宗正在外麵觀看,就看見兩對人提著燈燭,伴隨著環佩叮鐺聲和奇異的仙香,後麵有十代閻王走下了台階。

十王出了森羅寶殿,躬身行禮迎接太宗。太宗謙虛自己位卑,不敢在前麵行走。

十王道:“陛下是陽間人王,我們是陰間鬼王,各有各的職權,不需要過分的謙讓。”

太宗道:“朕得罪了你們的手下,怎麼敢再論陰陽人鬼的道理?”

十王不斷地謙遜禮讓。太宗於是就在前麵行走,徑直來到森羅殿上,與十王相互見禮後分賓主落座。

稍後,秦廣王拱手向太宗進言說道:“涇河鬼龍狀告陛下許諾救他卻反而把他給殺了,為什麼呢?”

太宗道:“朕曾經夜裏夢見老龍來求救,確實是允諾他不會有事,沒料到他犯了死罪該當行刑,是我那人曹官魏徵來處斬。朕就宣召魏徵在殿中下棋,不知道他隻是打了一會兒盹,就夢中把老龍給斬了。這是那人曹官出現隱去神機莫測,又是那老龍犯了逃不過的死罪,哪能是朕的過錯?”

十王聽到後,賠禮道:“從那龍沒有出生之前,南鬥星簿上已經標注出他該被人曹官殺死,我們早就知道了這個情況。但隻是他在這裏爭辯,一定要陛下來這裏三曹對案,是我們把他送入了輪回,轉生去了。今天又有勞陛下降臨,望乞陛下寬恕我們催促你的罪過。”

說完,命令掌管生死簿的判官:“快去把生死簿取來,看看陛下陽壽天祿應該有多少年?”

崔判官急忙轉去司房,拿起天下萬國國王天祿總簿,自己先逐一檢查觀看。看見南贍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一十三年。

崔判官吃了一驚,急急取來濃墨大筆,將“一”字上添了兩筆,才把生死簿呈上給十王。

十王從頭找起,看見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閻王吃驚地問太宗:“陛下登基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