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自從把大聖壓在五行山下後,就一直居住在大雷音寶刹。
這一日,他召喚聚集諸佛、阿羅、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僧、比丘尼等眾人說:“自從壓服那乖覺猿猴,開完‘安天大會’後,我們這裏不知道凡間是何年何月,料想來應該有五百年了。今天正好是秋季第一個月的十五日(七月十五),我有一個寶盆,盆中陳列了百樣的奇花,千種的異果等物,就與你們共享這‘盂蘭盆會’,怎麼樣?”
所有的人都一個個合掌,禮佛三匝領了此會。如來讓阿儺捧著寶盆,讓伽葉布散給眾人。眾人感激,各個獻上祝福福祿壽的詩詞。又請如來講法。
那如來微開善口,演說大法。隻見那天龍遊動圍繞著他,滿天的花雨從空中繽紛落下。
如來演法後,對眾人說道:“我觀看這四大部洲,眾生的善惡,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東勝神洲,敬天禮地,心清氣爽;北俱蘆洲,雖然喜好殺生,但隻是因為要糊口,人們性情粗疏,並沒有過多作踐;我們西牛賀洲,不貪婪不好殺,修身養氣,雖然沒有無上的真仙,然而人人都能養護壽數;但是那南贍部洲,極度貪婪又享受禍害他人,有太多的殺戮和爭端,正是那‘口舌凶場,是非惡海’。我如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眾人合掌向前問道:“如來有哪三藏真經?”
如來道:“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是修真的真經,正善的門戶。我想直接送上東土去,又可恨那裏的眾人愚蠢,嘲諷醜化,攻擊真言,認不得我法門的要旨,怠慢了我佛門的正宗。怎麼樣才能有一個有法力的,又願意去東土尋到一個善信,再叫他艱難地曆經萬水千山,來到我處求取真經,這樣真經才能永遠地在東土傳播,用來勸化眾生。這個差使是有像山一樣大的福緣,像海一樣深的善慶啊。有誰願意去走這一遭呢?”
登時就有觀音走近蓮台,禮佛三匝道:“弟子不才,願意上東土去尋一個取經人來。”
眾人抬頭觀看,原來是南海落伽山潮音洞的觀音尊者。
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就算別個去了也是弄不成的,必須得是觀音尊者這樣的,有廣大的神通,才能夠去做成啊。”
觀音道:“弟子這次去東土,你有什麼言語要吩咐的嗎?”
如來道:“你這一去,要邊走邊查看路途的情況,不許在高空中飛行,必須是要半雲半霧在低空中行走,多用雙眼觀察山山水水,用心記住路途具體有多遠,好好叮囑給那取經人。隻怕善信他還是難以行走過來,那麼我就給你五件寶貝。”
就命令阿儺、伽葉,去取出了錦斕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對觀音道:“這袈裟、錫杖,都可以給那個取經人親自使用。他如果能堅定心意來這裏,穿上我的袈裟,就能避免墮入輪回;持著我的錫杖,能夠使他的性命不被他人毒害。”
觀音施禮領受。
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給觀音道:“這些寶貝叫做‘緊箍兒’,雖然是一模一樣的三個,但是用處各有不同。我這裏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如在路上撞見了神通廣大的妖魔,你必須要勸他學好,給那取經人去做個徒弟。他如果不聽使喚,就可以把這箍兒給他戴在頭上,這箍兒自然是見肉生根。各箍兒依著它要用的咒語去念,就能使戴箍兒的人眼睛腫脹腦袋疼痛,腦門都能給他勒裂,保管教他入到我的門裏來。”
那觀音聽後,歡欣奮起的施禮退下。他即刻叫了惠岸行者跟著一起去。那惠岸行者使了一條混鐵棍,有千斤重,隻是在觀音左右,做了一個降魔的大力士。
觀音把錦斕袈裟包成一個包裹,讓惠岸背著。他將三個金箍自己收好,拿起錫杖,徑直走下了靈山。
到了靈山腳下,有玉真觀的金頂大仙在觀門口接住了他們,請觀音喝茶。
觀音不敢長時間逗留,說道:“現今領了如來的法旨,要上東土去尋找取經人來這裏。”
金頂大仙道:“取經人什麼時候能到?”
觀音道:“沒有定下明確的時間,估摸著要過個兩三年吧,可能就到這裏了。”
於是就辭別了金頂大仙,半雲半霧的飛行,估算記憶著路程。
忽然看見了一條湍急險峻又遙遠廣闊的河流,是到了流沙河界。
觀音道:“徒弟呀,這裏確實是很難渡過啊。取經人是個凡人,怎麼能夠渡過這樣的河流呢?”
惠岸行者道:“師父,你看看這河有多寬?”
觀音就停下雲步,仔細看那流沙河。
那流沙河東邊連著沙漠,西邊可到達各個番國,向南到達越南、緬甸附近的烏戈,它的北邊又通到了韃靼(dada都是二聲)。直接渡過的話有八百裏寬,上下長有成千上萬裏遠。水流湍急像是地龍翻身,激蕩的水浪就像山的背脊。洋洋浩浩,廣漠茫茫,十裏以外都能遙遙聽到它奔流的水聲。木筏根本無法渡過,在這急速的水流中蓮葉也漂浮不起來。看不見有客商往來,也不見有漁夫打漁,那河邊連大雁都不來棲息。在這河岸邊隻有繁茂的紅蓼花和依依的白蘋。
觀音正在那仔細觀看,潑剌的一聲響,從水波裏跳出一個妖魔來,生得十分醜陋凶惡。他的臉色晦暗不明,青不青,黑不黑的,配著一頭蓬亂的紅頭發;中等的身高,一身的腱子肉還赤著雙腳。眼睛明亮閃爍在他那張臉上就像黑鍋底上點了兩盞燈(此處參考黑人眨眼);口角丫叉,就像屠戶家放血的盆子,滿口的牙齒十分鋒利。
他手裏拿著一根寶杖,一聲大喝就像打雷,兩隻腳跑起來就像一陣風似得滾了過來,他想要到岸上去捉拿觀音。
惠岸行者抽出混鐵棒把他給攔擋住,喝道:“不要走!”
他們兩個就在流沙河邊爭鬥了起來。那個使降妖杖,好似出山的白虎,這個使混鐵棒,就像臥道的黃龍;那個翻波躍浪,這個吐霧噴風,隻殺得昏漠漠,天地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