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老師看著雲兒“不用了,謝謝雲兒,以後到了林場,再來找我玩哈!”
雲爸看封老師對自己女兒這麼照顧,上前拉著封老師的車把熱情的邀請:“封老師,你要是不嫌棄我們是老農民,就到家裏坐坐吧。”
“這——”,雲兒知道封老師還想拒絕,伸手使勁拉拉封老師衣角,封老師低頭看見雲兒眼巴巴的眼神……
封老師看見雲兒眼巴巴的眼神不知道這個小孩為什麼一點都不怕自己,甚至還有點依戀,這樣的眼神封老師在自己兒子身上都不曾看到即使自己孩子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敬畏多於親密。
一時間竟然不忍拒絕。
“哎呀,說哪裏話,我也是農民家庭出身。看來我是和你家小雲兒有緣。”說著也不再拒絕,推車進了院子。
屋裏雲媽不知道雲兒找她二舅玩什麼遊戲。但是知道弟弟和孩子們玩慣了,沒事沒事,也不管安安穩穩的坐著已經吃完飯, 收了自己和雲兒的碗筷 ,餘光看見弟弟孩子們一起進來。頭也不抬的說“舅舅吃完飯還要去學校,雲兒快讓舅舅吃飯。”
雲爸看雲媽沒注意到客人,提醒說“星兒娘,來客了,去給客人盛碗麵條。”
雲媽這才抬起頭應:“來客啦,快進屋坐,我這就盛去。”
進到堂屋重新分賓主落座,雲爸請封老師坐左手上座封老師不肯,於是做的了右手客座,舅舅則坐到了原來星兒坐的南邊背對門口陪坐。雲媽給封老師端來一碗麵。因為家裏孩子多今天弟弟又來,本來下的麵就多,又是新蒸的幹糧,加上雲爸平時就愛熱情招待客人,因此一家人都很自然的按順序安置座位。
星兒端起自己的麵條坐到底座媽媽坐過的竹椅子上,自去吃完不提。明兒拿著筷子繼續吃。
雲媽已經吃完,看到剛才雲兒隻吃麵條,就又掰了一小塊白麵卷子遞給雲兒,然後坐到東麵炕邊上,因為八仙桌本來離炕不遠,雲爸的椅子緊挨著炕頭,看上去好像雲媽挨著雲爸坐。
如果是前世這樣的場景雲兒會自己去玩或者,坐在炕邊媽媽身邊,現在手裏拿著吃的也就順勢加入大家一起吃著,把小板凳放在底桌旁,挨著舅舅的一邊,邊吃邊觀察思考著怎麼辦?
二舅前世學了木工,後來家具都是家具廠出品都是三合板聚合板傳統手藝市場競爭力很差。後來二舅舅經常給人家修房蓋屋的養家糊口而已。連小富都不算。
現在雲兒要替二舅舅的打算,舅舅就要參加高考可以說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封老師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在家鄉林場遇到,但是目前封老師是唯一一個雲兒知道能改變自己家命運的貴人。可是雲爸和舅舅甚至封老師都不知道呀!
雲兒不能袖手旁觀,隻能參與引導這奇妙的緣分。讓每個人體現自己的價值或者幫助別人體現自己的價值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
二舅那會兒和爸爸說勞動和學習一樣重要,證明在舅舅的意識中幹活是重要的,這和生活環境有關,更和姥姥對舅舅的教育有關。在姥姥的思想裏在家幹活。吃飽穿暖很重要。而且文革才結束沒多久,人們對於讀書上學還是有些偏見的,包括經曆了戰爭,姥姥對於當兵也是恐懼的,前世征兵讓我二舅報名,姥姥說什麼的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