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比劍(1 / 2)

我被李白羽拉著胳膊,一路狂奔,這小子說要帶我去看比武。我一出李家大門,就不得不感歎,盡管這裏不堵車但堵人啊。

好一個人山人海的古代都市啊,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之中,我感覺呼吸都十分困難,不過李白羽熟門熟路,在人群中穿梭自如。

我正在想,人這麼多,看來這部電影投資很大啊,就請這麼多群眾演員,那費用也是天文數字。不過一想不對啊,這些群眾演員似乎都在臨場發揮,這也太逗了吧。

李白羽和我終於來到了他口中所說的學苑,門口鎏金四個大字翰林學苑,門口的牌上寫著,天寶二年夏季聯誼大賽。

翰林學苑裏古樹蒼蒼,院中十幾間教室顯得古色古香。天寶不是唐朝年間嗎,難道我現在真的在唐朝,我腦袋徹底暈了。

李白羽看我不走了,索性自己也站在原地,“夫子,怎麼了?”

然後我以非常毒辣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著眼前這位十一二歲的少年,怔怔地問了一個超萌的問題,今天幾號?你爸真是李白?李爸真是詩仙李白?

李白羽認真答道“天寶二年,我父親是李白啊,詩仙?到是有位叔叔說我爸是像仙人來著,但是你還是第一個叫他詩仙的呢。”

我眼前一黑,難道我真到唐朝來了?

我一個箭步跑進了學苑的一間教室,哎喂呀這些東西都是文物,而演戲是不可能真的拿著文物來演是不。

趕緊搜索記憶庫……

李白羽追了上來關切地問道“夫子,怎麼了?”

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然而我又是一個箭步衝出了學苑大門,望著長安城中的人,我徹底相信了自己現在身處唐都長安。

看著從身邊走過的人群,他們的打扮、樣貌都讓我既熟悉又陌生。因為我曾在書上看過無數遍大唐的各種描述。

天寶743年,正是李白少有的官場生活得意的日子,我的個天竟然真的見到了李白,丫的還和他喝了一通酒。這個要是拿回去,可是一大談資啊,現在我後悔當時沒帶手機了,要是和詩仙拍個合影,那對於像我這樣的文藝青年可是莫大的榮幸啊……

李白羽跟著又跑了過來,我想他一定以為我瘋了,這丫的老爸給自己請了一個神經不正常的家庭教師啊。跑得滿頭大汗的李白羽見我停下,滿臉疑惑的瞪了我一眼,然後不由分說拉著我就往回跑,“夫子,比劍已經開始了,快走!”

到了後,我才搞清楚,原來今天是他們學苑一年一度的比武之日。唐朝人差不多都是武俠迷,尋道求仙的風氣很盛,其中李白就是傑出代表。這丫的從南到北,自東向西,幾乎把唐朝遊了個遍,而且據說他還特意去泰山考取道籙資格證,算是真正的道家中人。傳說李白出生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如果按現在看來這丫還是個海歸呢。

唐朝好武崇俠的風氣非常盛行,單看這十幾歲的孩子就知道。等我們趕到時,這邊比武都快尾聲了。

隻見台上一名年紀約十五六歲的少年,手執一柄木劍,甚是得意。因為他已經連勝6場,而現在台下幾乎已經無人敢上台挑戰。這翰林學院分為武班和文班,武班學習騎馬射箭、十八般武藝齊全,培養武學人才,而文班則學習詩詞歌賦、彈拉吹打,培養文藝人才。一般來說,這不論是文還是武,隻要達到一定水平都可以進入官場,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

唐朝科舉製已經非常完善,自武則天創立殿試和武舉後,文武並重。在當時翰林學苑與劉氏武苑並列唐朝兩大學府,隻是翰林學苑以文為佳,這裏的畢業生尚書以上的官員就不下40個,而劉氏武苑則以武見長。

這兩個學苑也代表了唐朝教育界的最高水平,今天這個比武大會就是兩校聯和搞的,每個學校精選10名代表參賽,選出文武冠軍,這文武冠軍對學生以後發展那可是要加分的,甚至說文武冠軍會直接保送進入官場。聯誼比賽上午比文下午比武,由於是聯誼賽,所以比武隻能用木劍。

李白羽是個標準的武癡,一看人比劍就入迷了,那個興奮勁,比台上的選手還激動。比賽結果一般都不會有懸念,翰林學苑選手上午拿了文比冠軍,下午劉氏武苑自然會拿武比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