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先祖卲雍(2 / 2)

禮畢,邵梅請二人回到了座位,又恢複了笑容,說道:“既然二位對先祖感興趣,那我就給二位講講先祖的故事:先祖是北宋五子之一,也是北宋的理學大家--安樂先生邵康節。”原來是卲雍!俗話說文史不分家,高斐作為一個文科生的記憶並沒有完全格式化,知道這邵康節也算是北宋了不起的人物:其實他的名字叫邵雍,字堯夫,又稱安樂先生、百源先生,康節是他的諡號,後世一般會尊稱他為邵康節。而作為後輩的邵梅當然更不敢直呼先祖名諱,所以隻說是安樂先生邵康節。

卻聽得邵梅接著說道:“先祖雖然不像三國的諸葛孔明那樣家喻戶曉,但是,無論從才幹和品德來講,他都不亞於諸葛亮。隻不過,因為長期隱居,名字不被後人知道而已。就連宋朝理學鼻祖之一的程顥,在與他切磋之後都曾讚歎其為“內聖外王之學也!”“晚輩對先祖之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高斐舉起茶杯做敬酒狀,有些玩笑般地向邵梅示意,何小平的麵前則堆滿了幹果殼,看來他真是餓得不輕。

邵梅沒有理會他,繼續娓娓道來:“先祖少年時就胸懷大誌,發憤刻苦讀書,於書無所不讀。就如史書所雲:“始為學,即堅苦自勵,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後來,為了增長見識,他還遊學四方,越黃河、過汾河,涉淮水、渡漢水,到過齊、魯、宋、鄭等各地,回來後,說道“道在是矣。”於是就不再雲遊。”

高斐聽他一說,才心下恍然,原來大堂中的匾額文字源出於此,原來這卲雍就是那個極為自負的狂人。高斐擔心邵梅口渴,便斟了一杯茶遞給了她,邵梅嫣然一笑算是感謝,便飲了口茶,然後繼續說道:“當時有一個世外高人叫李挺之,見先祖好學不倦,就傳授了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等易學秘奧。以先祖的聰穎才智,他融會貫通、妙悟自得,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獨特的宇宙觀,對於天地運化、陰陽消長的規律了如指掌,後世稱之為象術之學。於是,他著書立說,撰寫了《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等著作共十餘萬言。他認為曆史是按照定數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數,用元、會、運、世等概念來推算天地的演化和曆史的循環。先祖還寫出了對後世易學影響很大的《鐵板神數》和《梅花心易》。先祖也終於成為一代易學大師,風靡遐邇的鴻儒,後人也尊稱他為“邵子”。中年後,先祖淡泊名利,隱居洛陽,著書教學。當時的名流學士,如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等人都很敬重他。曾集資為他買了一所園宅,題名為“安樂窩”,邵雍也自號為“安樂先生”。可惜,今天,熟悉先祖及其作品的人已經不多了。”

聽到這裏,何小平偷偷向高斐伸出了大拇指點讚,心裏佩服高斐見識強於自己,這個“安樂窩”果然是個大雅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