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樊城守軍(1 / 2)

晨風吹拂,飛鳥出林,樂進和曹休從隱藏的山林中走出來,昨夜驚動了守軍,對此地地形不熟悉,二人怕自己也遭了埋伏或者追殺,沒敢深入,直到天亮,才找了一個地形防守,等候大軍到來!

中午時分,探馬報告昨夜到樊城境內的百姓已經到了江邊,有水軍接應,準備渡江,昨夜他們也發現了從新野遷徙的百姓,但並未再出手,對手無寸鐵的百姓,高順嚴令是不準動手的!

等夏侯惇的大軍來至樊城境內,夏侯惇聽說差點就抓住了劉備,惋惜不已,不過這也是誤打誤撞,要是真知道劉備就在那一部人馬之中,樂進和曹休自然會謹慎許多!

“劉備此乃堅壁清野之計,遷徙百姓,又能收服民心,可謂一舉兩得!”法正聽了劉備這幾日的動靜,不由冷笑!

夏侯惇對劉備的這種行徑很是不滿:“不如即刻派兵追擊,將那些百姓阻截回來!”

法正搖頭道:“劉備在荊州深得民心,百姓無不感激,攜民渡江,正是體現其仁義之心,將軍若發兵追擊,乃是伐不仁,對主公將來取荊州大為不利!主公雖在河北亦有愛民之心,然百姓大多不肯相信,隻是傳聞而已,能跟隨劉備前往江南,可見劉備之名!”

高覽皺眉道:“既然到了樊城境內,豈能任由他劉備如此輕鬆離去?”

法正笑道:“二位將軍還未看出來?主公與子龍將軍都已到新野,卻再無動靜,隻因其已知劉備早無戰心,一心想要撤回襄陽,而劉備軍中,有數十萬百姓,多過其兵馬,此時要是發兵追擊,恐會傷及百姓!”

夏侯惇老遠從洛陽趕來,一場仗沒打,劉備就就渡江走了,還哪裏能耐得住,急道:“說不定主公按兵不動,正是知我大軍趕到,足以對付樊城兵馬,可不能讓主公失望啊!”

法正看了夏侯惇一眼,哪裏能猜不到他心中想法,頓了一下言道:“那諸葛亮歲初出茅廬,卻善於用兵,此時大軍撤退,豈能好無防備?若沿途有埋伏,如何是好?”

夏侯惇撓撓腦袋,嘿嘿笑道:“有軍師在,還怕他個小小的諸葛亮嗎?”

法正苦笑著搖頭,雖未說話,眼睛卻盯在了剛剛攤開在一個大石上的地圖,夏侯惇等人急忙跟在身後,順著法正的手指遊走著,一頭霧水!

“樊城近漢水,沿途密林極多,又河道交互,若有伏兵,極難防範,劉備既知我大軍到此,定有準備……”法正眉頭微皺,找不到一個穩妥的辦法,也不知是和夏侯惇幾人說,還是和自己在說話:“劉備既然棄了樊城,料想守軍不多……”

“有了!”法正忽然眼睛一亮,抬頭對夏侯等人言道:“劉備帶兵撤退,攜帶鄉民,乃是掩護大軍,此時樊城並無多少兵馬,百姓皆已撤走,將軍殺至城下,或可截殺一些人馬!”

“就依軍師之計,先取樊城,再追殺劉備!”夏侯惇站起身,對樂進吩咐道:“文謙先帶三千兵馬開路,本將隨後趕到!”

樂進領命而去,夏侯惇也下令兵馬立即開拔,前中後分為三部,第一步騎兵先行追趕,弓箭手和步兵交錯前行,由曹休和高覽率領,夏侯惇則帶著一萬騎兵,這可都是當年一直追隨他的士兵,勇猛無比,後被高順特意裝備一番,雖還比不上徐晃的重騎兵,但也算高順軍中的精銳了!

樂進一路來至樊城,見城上守軍還在,果然如法正所料,劉備雖然撤退,但早已部署,不會讓他們輕易準備,列好陣勢,不等樂進叫陣,忽然城門打開,一名將領便衝殺出來!

“逆賊犯上,還來追擊,真是不知死活!”那人身形不算高大,卻十分彪悍,正是傅彤,奉了張飛之命先出城試試這股兵馬!

樂進眼睛微眯,縱馬殺出,二人都是用槍,兵刃交錯,咣當直響,城上鼓聲震天,樂進帶來的兵馬也為他齊聲呐喊,在士氣上毫不示弱!

傅彤乃是荊州南郡人士,投劉備之後,劉備知其本事,拜為蕩寇將軍,忠心耿耿,雖然平定山賊,立了不少功勞,但像這樣大規模正規的戰鬥,其實還是頭一次,見樂進槍法精妙,抖擻精神,不敢有絲毫大意!

樂進的槍法和他的性格一樣,攻多守少,招式迅猛剛烈,一往無前,每一槍刺出去,都有破空之風,殘影陣陣,光華刺眼!

而傅彤的槍法卻沉穩許多,但傅彤性格卻也是暴烈,每一招都和樂進相拚,毫不退讓,二人催動戰馬在陣前廝殺,十分激烈,塵土飛揚鏗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