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優劣未知(1 / 2)

不等劉備問計,關羽和魏延已經先後趕來,見劉備和諸葛亮臉色有些不對勁,聽說孫權偷襲南郡,關羽的雙拳握得嘎嘣直響,魏延更是大罵不已!

諸葛亮止住二人,言道:“周瑜之所以說服孫權偷襲南郡,乃是覬覦西川之地,欲劃江而治,然不得江陵,其恐有南郡,亦無所作為矣!”

說到這裏,諸葛亮看了一眼劉備,早先便勸他先去益州,隻是劉備覺得人言可畏,他和劉璋本為同姓,無故出兵,怕會影響了他的名聲,如今就算想取,也沒有機會了!

劉備黯然一歎,垂首不語,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他的這個心態,或許隻有賈詡才能了解,並為他謀劃完全之計,比如取荊州,就讓劉備名利雙收,隻是賈詡在宛城,禍福還未料!

諸葛亮吩咐道:“周瑜料定吾等被高順糾纏,不敢分心去救,然江陵卻不容有失,文長將軍即可渡江去守江陵,無論如何,不得出城作戰,東吳兵少,便無計可施,隻等主公回襄陽,再思對策!”

魏延領命而去,諸葛亮又對關羽言道:“如今周瑜隻顧取南郡,料不到吾等還敢分兵偷襲,江夏必定空虛,請二將軍暗帶一支人馬,從湖陽剛連夜出發,先攻夏口,再取江夏,周瑜得了南郡,失了江夏,優劣未知也!”

關羽丹鳳眼中寒光閃閃,抱拳領命,又向劉備言道:“大哥保重!”

劉備拍了拍關羽的手臂:“雲長此去,萬事小心!”

關羽重重的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諸葛亮對劉備言道:“孫權既偷襲南郡,定不與吾軍聯合,此乃取敗之途耳,高順帳下謀士極多,又豈會看不出周瑜取西川之計?徐晃就在漢中,隻恐周瑜還不到巴郡之地,徐晃已經進入劍閣了!”

劉備也是恨恨不已:“周瑜自詡智謀過人,誰知卻是如此鼠目寸光之輩,還有那孫權,實在年幼無知!”

諸葛亮勸住劉備:“惱恨他人,多也無益,為今之計,當速速撤離江北,如今百姓尚在岸邊,主公可帶精兵先行,百姓在後,自保無虞!”

劉備連忙擺手,言道:“軍師豈不知:得民心者得天下?我若舍棄百姓先過江而去,如何還在荊州立足?南陽百姓之所以肯隨吾渡江,舍棄鄉土,乃是慕備至名耳,怎能棄之?”

諸葛亮搖頭道:“非是舍棄,主公愛民,那高順又何嚐不是?主公讓百姓在後,縱使高順率兵趕到,也不敢沿途追擊,殘殺百姓,否則荊州百姓痛恨高順,更何談取荊州?”

見劉備還是沉默不語,諸葛亮又勸道:“若高順下令殘殺百姓,則在江南民心盡失,百信自會拚死擁護主公,豈非反助主公矣?”

劉備沉吟一陣,猶豫道:“若就此舍棄百姓而去,終究會被人議論!”

諸葛亮言道:“主公可將孫權偷襲南郡之事散布出去,百姓聞之,定然唾罵孫權,主公再先回襄陽,命三將軍護送百姓,自無怨言!”

“如此一來,豈非軍心大亂?”

“主公放心,有三將軍在此,南陽之兵料想無礙,隻要主公回到襄陽,安撫百姓,隻說魏延將軍已去守衛江陵,料無大礙!”

“如今宛城失守,樊城守不住,南陽隻剩上庸一城,孤軍恐難守住!”劉備此時終於想起了江北的最後一座城池!

諸葛亮歎了口氣,沒有將上庸考慮在內,也是他的失誤之一,可見高順對他們造成的壓力之大,隻顧著在新野與高順周旋了!

“申耽兄弟乃是上庸大戶,為求自保,定會開城投降,不會傷及百姓,擔憂無用了!”

劉備猶豫一陣,才下了決心:“請軍師一同前往襄陽,南郡之事,還要軍師調度才是!”

諸葛亮自然是要跟隨在劉備身旁的,又傳喚張飛等人前來聽令,諸事安排完畢,劉備與諸葛亮帶兵先行,留給張飛三千精兵先守樊城,等百姓撤離之後再退回江夏!

此時劉磐等人率領的水軍已經趕到,隻要讓百姓順利上船,倒也不怕高順在水上追擊,北軍不擅水戰,要是敢乘船追擊,不是自尋死路麼?

新野城已經變得滿目瘡痍,翌日天亮,高順命人查看民房四周,果然發現許多硫磺、幹草等引燃之物,搜出來的還真不少,甚至連房頂都放了許多,看到典韋等人心驚肉跳,這要是不曾事先防備,昨晚一把火,大家可都遭殃了,紛紛大罵諸葛亮太過狠毒!

“主公,子龍將軍到了!”眾人正在城中看著那一堆幹草和硫磺議論,有士兵前來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