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淡定的問道:賣去哪兒?
梁愁無奈的回道:哪兒給的錢多,賣去哪兒!
說完,一旁押運的人立馬抽動鞭子,向二人揮來。
梁愁,是“穀園”壁帥老梁的義子,老梁從小收養他,一開始說是希望能有個給他養老送終的人,後來老梁沉迷修仙,對這個義子也就沒怎麼搭理過了。
隻可惜,穀園的事情沒安排好,“闕堡”便攻了過來,所以梁愁也就淪為了和老白一樣的佃客,很快,就會變成一名奴隸。
“穀園”和其它塢堡類似,主要也是收留一些流民,大多數夥計都是沒名沒姓的。有些有名的夥計,名字大多也是自己取的,多數都是簡單的稱呼,主要是為了方便別人辨明身份,有的叫阿白、有的叫阿黑、還有的叫阿東、阿北,就這麼稱呼下去,大家也覺得簡單易記。北境這幾十年一直遭受戰亂,穀園屯的土地並不多,加上東萊郡的土地貧瘠,此地的人多以捕魚為生,所以穀園除了糧食外,偶爾還會改種一些藥草,之後通過轉售他人來牟利。
行至中途時,眾人在一處地方休息,休息時,被押運的人不止連幹糧沒得吃,就連水都沒得喝,眾人隻能眼巴巴的看著押運的人。
梁愁咽了口口水,抿了一下幹裂的嘴唇說道:聽說被賣做奴隸的人,得看後麵的運氣如何,如果運氣好的話,選到一個好的塢堡或主人,興許比做佃客還好一些。
說完,梁愁還抬了下下巴對著老白示意。
老白仍是淡定道:都做奴隸了,還有好壞之分嘛!
老白的聲音比之前小了不少,有氣無力。
梁愁喘著氣接著說道:被賣去附近的塢堡是不太可能的,想來要麼是被賣去秦國、晉國,要麼就是被賣去“北方五派”。燕國一直都想拉攏“北方五派”這股江湖勢力,所以就算他們蔭客的數量超出當地的規定,他們也不怎麼管的。
老白回道:晉國的“占田令”規定官吏可以按照品級的高低蔭庇親屬,多者可以至九族,少者可以蔭三世。宗室、國賓、先賢後人及士人的子孫待遇相同;除蔭親屬外,還可以蔭衣食客及佃客,按照品級來決定蔭衣食客及佃客的數量,但各大族完全沒有遵守限額。
被蔭庇者皆不需向國家賦稅,朝廷收入減少。最後由普通百姓負擔賦稅,這使得本身負擔不輕的百姓不得不加入各地士族、塢主、壁帥的陣營當中。燕國采取檢括戶籍的方式壓製各地塢堡和世族蔭客數,也是理所當然的。
梁愁不喜道:這麼說,我們被賣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老白笑了笑:倒也不能這麼說,找個機會,我們可以逃走,如果可以,還可以帶上他們。
梁愁好奇問道:現如今我們身上都有大枷枷住,能活著到新的塢堡就不錯了,還逃走!何況就算逃了,這麼多人,能逃去哪兒。
老白看向遠處,思索許久後,說道: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