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24(3 / 3)

同學們看到後,也都楞住了。大家萬分驚訝,看著這滿足匣子的金條,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李金生想了想,對身邊的同學們說:

“我們馬上交給學校去。”

說完,李金生在同學們的簇擁下,懷抱著沉重的黑匣子,快步向吳校長辦公室走去。

當吳校長和王主任看到滿滿一匣子黃金條後都十分震驚,吳校長弄清了事情的原委,緊張思考了一會兒,對王主任和李金生等同學說:

“我們立即將此事報告鳳翔縣政府,請他們來處理。同時還要向他們提出建議,這些金條,一部分上繳,一部分留在學校用做教育經費。我正在為經費的事發愁呢,重慶政府承諾給學校的第二批經費直到現在還沒撥付到位,錢再不到,同學們可要餓肚子了。這些金條可真是雪中送炭,雨中送傘哪!”

王主任和隨後趕來的周牧師,也都讚同吳校長的意見。很快,鳳翔縣政府來了幾名官員,雙方經過激烈爭論,最終達成妥協,按照吳校長的分配辦法,給學校留下部分金條作教育費用,其餘的由縣政府處理。

這個由李金生通過“滑輪原理”而得到的“外財”,為難童學校的800多名師生解決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經費的難題解決後,同學們又一個心思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之中。星移鬥轉,日月如梭,轉眼間進入了1945年,春節也快到來了。師生們此時已在鳳翔度過了半年多時光。在陝西大後方,由於沒有日寇的侵襲和潰兵的騷擾,生活上又有保障,這裏成了師生們期盼的一塊學習淨土。李金生和同學們在這裏靜下心來,發奮讀書,在戰亂的年代裏,享受到了一段和平安寧的美好生活。經過近一年的學習,李金生已經讀到了初中三年級的課程,再有半年,他就要升入高中了。由於難童學校內設有高中部,吳校長考慮到李金生學習成績優秀,準備讓他“跳級”,過些時候直接升入高中。

冬季降臨了,隴西大地飄起了紛紛揚揚的雪花,城鎮鄉村都變成了白茫茫的雪原。張家大院在一夜間也披上銀裝素裹,四處鋪滿了厚厚的白雪。清晨,在金色陽光的照耀下,張家大院顯得異常潔淨和悅目。

李金生起床後,立即和同學一齊揮起掃帚鐵鍬,在張家大院掃雪清路,年齡小的同學還壘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相互嘻戲,十分開心。當同學們邊掃雪邊打鬧,樂此不疲的時候,大院裏忽然響起了一陣尖厲的哨聲,教導處王主任在遠處高喊:

“同學們,都到學校大講堂門前集合,有重要事情宣布。”

大夥兒回頭一看,王主任正嘴含哨子,麵色嚴峻地站在院中,不停地向同學們揮手,好像是出了什麼事情。

大家趕快跑到大殿前排好隊,集合整齊,抬起頭往大殿台階上看。同學們看到,從大殿裏走出幾個國民黨軍官,這些人戴著白手套,紮著黑腰帶,身上還別著手槍,都麵色莊重地注視著全校師生。大家都感到十分驚訝。

這時,吳校長走到隊前對眾人說:

“同學們,這幾位是西安戰區長官部的兵役軍官,他們奉命到學校征集新兵,下麵請白上校給大家講話,鼓掌歡迎!”

同學們紛紛鼓掌,同時相互交換著探詢的目光。因為大家剛才清楚地聽到,這些軍官是來征兵的,都感到很奇怪,這件事怎麼事前沒有一點消息呀。

那個戴著金絲邊眼鏡的“白上校”站到大殿台階上,扯開嗓門對大家高聲說:

“同學們,抗戰已進入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國際形勢對我們非常有利。在歐洲戰場上,美蘇軍隊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德國法西斯就要完蛋了。在亞洲戰場上,日軍也節節敗退,已經是日薄西山。目前小日本在做垂死掙紮,正向我們的西南大後方發起新的進攻。蔣委員長號召知識青年參軍參戰,十萬青年十萬軍!我們要組織青年軍狠狠打擊日寇,爭取民族解放,徹底打敗日本強盜。”

同學們聽到這裏,開始在隊列中交頭接耳。大家熱烈地議論著這件事,商量著該怎麼辦。

白上校看到同學們有了積極反響,又提高腔門對大家說:

“同學們,青年軍將是對日作戰的一支重要力量,配備全套美式裝備,進行專門訓練,實行特殊保障,優厚待遇,蔣經國先生也要參與這支部隊的組建指揮。我們西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7分校,將有一大批學生參加青年軍,請大家踴躍報名,為國家效力。”

白上校說著,又揮動起一本小冊子,繼續對同學們說:

“這是招生簡章,請大家認真閱讀。入伍自願,參軍光榮。參加青年軍打日本鬼子,是為國而戰,為民族而戰,這是我們熱血青年報效國家、疆場殺敵的最好機會。相信同學們在河南家鄉倍受日本鬼子的侵略欺淩,很多同學與日寇有著亡家之恨和血海深仇,大家要積極響應蔣委員長的號召,舍家為國,舍己為民,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在青年軍建功立業,成就輝煌!”

白上校話音剛落,隊伍中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同學們一邊仨仨倆倆地熱烈討論,一邊簇擁到“征兵登記”桌前,七嘴八舌地向征兵的軍官谘詢入伍事宜。還有一些同學被白上校那激情洋溢的動員所感染,紛紛到征兵登記處報了名。其他學生雖然在猶豫,但也明顯對參加青年軍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

李金生也被白上校的演講所打動。他想起了日寇入侵河南家鄉犯下的滔天罪行,想起了在戰亂逃荒中慘死的爺爺、奶奶和親愛的小妹,想起了張江村裏被日寇殺害的父老鄉親,不由得激起了他參軍報仇的衝動。想到自己有過從軍經曆,又參加過戰鬥,此時不報名更待何時?想到這裏,李金生抬起腳步就向征兵登記處走過去。

當李金生圍到桌前,正要開口報上自己的姓名,有人在背後拉了一下他的衣襟。李金生回頭一看,是吳校長。吳校長裝作漫不經心地對登記處的軍官點點頭,說了幾句慰問話,又向李金生悄悄使了個眼色,回身向校長室走去。

李金生想了想,停止了登記,從人群中擠出來,緊隨著吳校長也進入校長室內。

吳校長在屋內麵色嚴肅地對李金生說:

“你千萬不要報名,不能走這條路。你要記住,人生的每一次重大抉擇,都會勝過今後千百次的努力。你目前正處在人生十字路口上,千萬要邁好自己的每一步,當前這一步非常關鍵。”

李金生瞪大眼睛,詫異地望著吳校長,充滿疑惑。

吳校長示意李金生坐下來,與他對視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說:

“現在已進入1945年,抗戰也進入了最後階段。希特勒敗局已定,日本也長久不了。蔣介石在這個時候組建青年軍,大肆擴充軍隊,決不僅僅是為了抗日,他是在為打內戰做準備。你想想,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主力都被八路軍新四軍拖在了敵後,蔣介石不但不主動出兵打日本,反而調動大軍圍攻陝北,甚至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做了連日本人想做都做不到的事情。而對那些叛變投敵的漢奸偽軍,蔣介石竟說是‘曲線救國’。對這樣的領袖和軍隊,你還能投身於他們嗎,你還真能在這樣的軍隊裏為國家和民族做貢獻、建功立業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李金生這才恍然大悟。他不由得為自己剛才的冒失行為而後怕。多虧了吳校長的阻攔和提醒,否則,自己可能真的要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了。

李金生當即決定不參加什麼青年軍了,自己此生就跟定了吳校長,就在難童學校好好學習文化,學習本領,將來以真才實學走正道,幹正事,報效國家與鄉梓。

李金生禁不住想起彭爾納牧師給他說過的話,想起趙國保大哥一再對他強調——跟著吳校長沒有錯!的確,吳校長不僅使自己學到了豐富的文化知識,而且在重要關頭教他如何處事,如何做人,如何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路。李金生此時真正感受到,自己此生中遇到了一個好導師,好恩師,好前輩。幾年來的切身經曆證明,吳校長以他豐富的閱曆和高尚的品行,嘔心瀝血地培養他,扶助他,不失時機地指導他,幫助他,使他在一次次緊要關頭,避開了人生道路上的激流險灘,躲過了征途中的溝壑陷阱,實實在在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走上了一條充滿陽光和希望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