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東海援軍(2 / 2)

曹豹道:“難道就眼看著笮融死在城外不成?”

陳登默然不語,顯然是默認。

曹豹雖然氣惱,但也知道陳登所言有理,長歎一聲,不再說話。

陶謙卻越想越生氣,越想越後悔,越想越想不開,大叫一聲,一口鮮血噴出去,向後便倒!

城內熱熱鬧鬧地搶救陶謙,城外卻已經逐漸平靜下來。夏侯淵獲得勝利以後,先來到帳中見曹『操』報功。大帳中,曹『操』趴在案上,正在打盹,旁邊,戲誌才等人默然端坐,一語不發。夏侯淵見到主公居然在大戰中睡著,不禁又是佩服曹『操』的鎮定,又是感激主公對自己的信任。

戲誌才看夏侯淵進來,從神『色』上看來,立刻知道取得勝利,遂慢慢推醒曹『操』。曹『操』伸個懶腰,問道:“妙才,仗打完了嗎?”

夏侯淵躬身施禮,道:“回稟主公,淵幸不辱命,已經大獲全勝。”

曹『操』大喜,道:妙才立此大功,真乃我軍棟梁也。“

曹『操』本來就深恨陶謙,一時抓不到陶謙,就把一腔怒氣全部發泄到徐州援軍頭上。笮融的屍體被夏侯淵找到後,送到中軍大帳,曹『操』下令把笮融的屍體拉到下邳城下,先鞭屍,然後把頭顱砍下,掛在旗杆上,屍體在城下焚燒。東海國的援軍大多數被殺,但也剩下近萬傷兵被曹軍俘獲。根據曹『操』的命令,這些俘虜都被坑殺在下邳城下。 夢想三國誌3

曹『操』的意思,是想借此沉重殺戮,摧毀下邳城守軍的鬥誌。不過,曹『操』雖然英明,但還是被憤怒衝昏頭腦,這麼做的後果,不但沒有讓守軍懼怕,反而讓下邳城內的軍民明白,曹『操』隻想殺死他們,要想活命,除死戰以外,根本沒有別的生路。

戲誌才等謀士心裏有數,但還是沒有辦法勸解紅著眼睛的曹『操』,隻好分頭行事,各負其責,努力消除一切隱患。至於各位武將,則大多隻顧殺得痛快,對坑殺俘虜的事情沒有什麼反感。尤其是夏侯淵,首戰立下大功,一舉消滅數萬敵軍,更是意氣風發,趾高氣揚。好在夏侯淵平日裏人緣不錯,其他將領沒有什麼妒意,隻是暗自下定決心,要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立功。

這樣一來,就出現一個怪現象。雙方的主將都有些不正常,陶謙隻能躺在床上,曹『操』難免受到怒火的影響,多少有些不理智。雙方的謀士還算清醒,但是,都沒有處在當權的地位。雙方的武將和士卒都鼓足勁,曹軍士氣高昂,徐州軍也沒有退路,隻能死戰。

以雙方的實力對比來看,雖然人數相當,但徐州軍遠遠不是對手。不過,徐州軍是防守方,下邳城池堅固,其精銳丹陽兵擔當預備隊,哪裏危急就出現在哪裏,戰鬥力也不容輕視。

從戰略層麵上分析,王琦的介入,勢必徹底影響此戰的結局。對於王琦是否參戰,曹『操』的分析是錯誤的,他又不能正確采納戲誌才、劉曄的建議,對此戰的艱巨『性』估計不足。就算陶謙本人,雖然發信向王琦求援,但對王琦能否派兵增援實在也沒有把握。因此,實際上雙方都在寄希望於王琦的舉動和自己預期的相同,王琦才是這場戰鬥的關鍵。

下邳城內,眾人七手八腳地救醒陶謙,把陶謙送回州牧府,找來郎中看病。郎中檢查完畢,退出陶謙的臥室,對眾將道:“陶使君是急怒攻心,以致吐血昏厥。如果安心靜養,當無大礙,可是,現在曹軍大兵壓境,實在是……”

眾將都明白郎中的意思,但誰也沒有什麼好主意。雖然陶謙不是什麼能人,但是,陶謙深得民心,他這杆大旗一日不倒,大家就好似有主心骨似的。現在陶謙病重,雖然大家該幹什麼還幹什麼,但心裏總覺得大不一樣。

眾將商議到後半夜,才有點眉目。大家公推曹豹在陶謙病重期間主持下邳防務,其他眾將輪流負責守城,爭取堅守下邳,等待徐州南部的援軍和王琦的援軍到達。至於陶謙的病情,也隻能盡量勸解陶謙,讓他安心養病。

陶謙本來就年紀老邁,各種老年病不少,如何受得了這樣的刺激?陶謙從此纏綿病榻,沒有出現在城樓上。下邳守軍見不到州牧,眾說紛紜,士氣自然難免受到打擊。

. 安卓客戶端上線 下載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