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東海援軍(1 / 2)

曹『操』的大軍從兗州殺來,先把途經的徐州彭城國殺得雞犬不留,然後揮軍進入下邳郡,圍困徐州治所下邳。

徐州其它郡、國的守軍得到陶謙的命令以後,都陸續殺往下邳,意圖集中力量,保衛下邳的安全。但是,由於各郡援軍沒有很好地互相協調,到達有先有後,正好被曹『操』料到,來一個殺一個,來一群滅一群。

最先到達下邳的,是東海國相笮融率領的3萬援軍。笮融本來也是智謀之士,但心裏著急,嚴重缺少計劃,一心一意就想著趕往下邳,一頭撞進曹『操』早就張開的大口袋裏。

曹『操』派大將夏侯淵負責東海國方向,派大將曹仁負責守衛江陵郡方向,其他將領都隨時聽用。笮融還沒進入下邳郡,就被夏侯淵派出的斥候發現,立刻急報夏侯淵,這時,笮融還一無所知,妄想著和陶謙合兵一處,共抗曹『操』。

夏侯淵自從加入曹『操』的隊伍以後,這是第一次獨當一麵,亟待立功,好在眾將麵前有炫耀的資本。得到斥候的報告後,夏侯淵雖然著急,還是完全按照曹『操』事先的叮囑,沉住氣,耐心地等候徐州軍的到來。

對於夏侯兄弟、曹氏兄弟的能力,曹『操』還是很放心的。但是,曹『操』對於這幾位是否能做到鎮定,確實有些擔心。因此,曹『操』接到夏侯淵的報告,還是親臨夏侯淵的部隊,表麵上說是前來鼓舞士氣,實際上是不放心夏侯淵,來把關定向,避免這關鍵的第一仗就出現紕漏。

夏侯淵可沒有曹『操』那麼多心,見主公光臨,不但沒有什麼意見,反而更加興奮,決心要好好表現一番。而且,盡管這是夏侯淵的首次大戰,可夏侯淵還是表現出大將的風範,雖然內心激動,但仍然表現的不急不躁。曹『操』看到夏侯淵的表現,放下心來,坐在夏侯淵的大帳裏喝茶,等著勝利的消息。

從雙方大將的水平比較,笮融率領的援軍就必敗無疑。按說,笮融熟讀兵書,年齡也比夏侯淵大得多,在討伐黃巾軍的戰鬥中也有一定的經驗,應該比夏侯淵這個『毛』頭小夥子要穩重得多。但是,也許是關心則『亂』的因素在起主導作用吧,笮融犯下數個兵家大忌,一步步走向曹軍的陷阱而不自知。徐州的謀士如陳登、趙昱等人,雖然都是聰明才智之士,但是,他們既要鼓舞陶謙的鬥誌,又要時刻防備曹軍對下邳城的攻擊,誰也沒有想到提醒援軍要小心防範曹『操』的陰謀詭計。

笮融的援軍遠來,經過長途行軍,本來就疲憊不堪,士卒們堪堪要到達目的地,緊繃著的神經已經漸漸放鬆,隻想著趕緊進城休息休息。曹軍則以逸待勞,士氣旺盛,就等著敵軍前來送死。無論是主將,還是普通士卒,曹軍都占盡優勢,徐州軍怎能不敗? 夢想三國誌3

等到笮融發現曹軍的伏兵,雙方的距離已經很接近。即使笮融下令撤退,先返回去再說,也會遭到曹軍的追擊,損失也必定不小。不過,即使曹軍追殺,笮融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如果在撤退的過程中來個反戈一擊,興許還能挽回一些劣勢,好看的小說:官場特工最新章節。可惜的是,笮融忙『亂』之間,根本沒有如此急智。

笮融也想到撤退,但是,這個設想隨即被他自己否決。笮融在心裏對自己說:“我大老遠地跑來,是為什麼?難道說到達以後,連陶使君的麵都沒有見到,就夾著尾巴逃命嗎?罷了,我平日深受陶使君大恩,拚掉這條命不要,報答陶使君吧!”

於是,笮融下令,全軍立刻衝鋒,試圖衝破曹軍的防線,以大量傷亡為代價,衝進下邳再說。不過,笮融不知道,夏侯淵所部隻不過是曹軍的外圍防線,曹軍的主力部隊還在後麵待命。就算是夏侯淵的防線,笮融也無法突破,即使僥幸衝過去,憑笮融這點人馬,根本不可能剩下活人進入下邳。

笮融所部人馬,並非徐州最精銳的丹陽兵,戰鬥力本來就不行,再加上疲勞,根本就是以卵擊石。因此,徐州戰場上的首次戰鬥,根本就是一邊倒的屠殺,曹軍在夏侯淵的指揮下,迅速而徹底地消滅笮融率領的援軍,笮融自己也在『亂』軍中被殺死。

徐州城內的守軍,見到城外打起來,立刻飛報陶謙。陶謙立刻率領手下,趕到城樓上觀戰。大家遠遠地看到自己的援軍被無情殺戮,心裏都沉重無比。

曹豹見狀,就要出城援助,但是被陳登阻止。陳登道:“曹軍必定還設有埋伏,我軍如果出城,一定正中下懷,不但不能救下笮融,反倒更加損兵折將,搞不好還會被曹軍借機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