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什麼這麼做,眾將更是心知肚明,自然是因為江東那些關於周瑜的流言,影響了孫權對周瑜的信任,故才做出這樣的人事布署,來防範周瑜擁兵過重。
這委任書一宣讀完,大帳中頓時陷入了一片肅然。
眾將的情緒,自是各有不同。
諸如蔣欽、潘璋等將領,多蒙周瑜的提拔或是舉薦,才能有今日的地位,對周瑜遭此不公的待遇,多是懷有不滿,卻又皆是敢怒不敢言。
而黃蓋、周泰、徐盛等將領,不是孫氏的元功之臣,就是受孫權的器重,似那周泰,更曾救過孫權的命,被孫權視為最心腹的將令。
這一部分將領,雖然覺得孫權的這任命,似乎不太妥當,但打心眼裏卻對孫權的命令是無條件的服從。
周瑜的臉色,更是一片蒼白,眼眸之中閃爍著憤怒和委屈之色。
“魯子敬,看來你這一趟真是不虛此行啊。”
周瑜冷笑著盯著魯肅,語氣是毫不掩飾著諷意,而那眼神,更像是在審視著一個叛徒。
魯肅如芒在背,表麵上卻一派從容,隻淡淡道:“公瑾,主公英明神武,他的這般任命,也是考慮到公瑾畢竟有傷在身,故才想讓我來為公瑾分擔一些軍務,公瑾你應該感激主公的關懷愛護才是。”
“感謝?”周瑜苦笑了一聲,“說得不錯,說得好,主公對我如此關懷,我周瑜的確是應該好好感激主公的恩德才是。”
說著,周瑜麵向東南方向,拱手道:“周瑜多謝主公關懷。”
周瑜語氣雖是感謝,但語氣中的諷刺,卻是不言而瑜。
諸將表情各異,心思各不相同。
魯肅又豈能感受不到周瑜諷意,但這個時候,他卻絲毫沒有表露出不悅之色,反而是愈加的從容淡然。
這場新的委任,周瑜雖有怨意,但總算是平穩的完成,魯肅暗鬆了一口氣。
“都督放心,肅雖為右都,但畢竟是受命輔佐都督,以前是,現在是,將來肅依然會盡心竭力輔佐都督。”
魯肅為了安撫周瑜的怨意,很誠懇的表達了謙卑之心。
周瑜冷笑了一聲,本是不欲理睬魯肅的假惺惺,就在他打算結束這場讓他感到受了羞辱的軍事會議時,猛然間,周瑜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
“主公,你不是懷疑我跟顏良勾結嗎,那好,我就證明給你看!”
猛然轉身,周瑜的神情,忽然變得肅然無比。
他掃了一眼魯肅,冷冷道:“既是如此,那便正好,本都正有一件戰事,需要子敬你的輔佐。”
“戰事,什麼戰事?”魯肅疑道。
“本都要在不日之內,盡起皖口之軍,急襲湖口敵軍。”
此言一出,不僅是魯肅,在場的眾吳將,無不變色。
……
柴桑城。
軍府之中,諸將齊集,一種大戰將起的氣氛,正在瘋狂的流轉。
自退兵以來,這還是顏良頭一次召開如此高規格的軍事會議,而這一次的會議,卻是秘密進行的,諸將多是低調的趕到柴桑。
這些深具戰爭嗅覺的將軍們,未來之前,心中已隱有所預感。
他們預感到,沉寂了一月之多,滅吳的戰火似乎又將燃起。
環視諸將一眼,顏良高聲道:“皖口細作已經發來情報,孫權已任命魯肅為右都督,削弱了周瑜軍權,本將料定那周瑜不日之間,必將盡起大軍突襲湖口,本將命爾等隨時做好準備,我要趁著此次的機會,一舉殲滅吳軍,蕩平江東。”
瞬息之間,諸將沉寂的熱血,但給顏良這般豪情萬丈的言話點燃。
原本鴉雀無聲大堂,轉眼間就沸騰了起來。
“主公,掃滅江東咱們自不含糊,隻是那周瑜龜縮了數月不戰,卻怎會突然間毫無征兆的出戰?”老將黃忠表現了不解。
其餘諸將,也盡皆不解,卻唯有賈詡等數名謀士,從中似乎悟明白了什麼。
顏良當然有這個自信,他的自信,源於龐統的連環離間計,更源於對周瑜那自傲性格的了解。
在龐統幾招離間計下,孫權必然已是深為疑心,若不然也不會任命魯肅為右都督來分周瑜的權。
以周瑜的性格,他是絕對不會受此屈辱,以他的性子,必會通過對顏良發動進攻,來證明他的清白。
而顏良之所以撤兵,就是為了營造一種防備的鬆懈的假象,來堅定周瑜出兵的信心。
隻是,這一環接一環的計策,太過於精妙,顏良又豈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
當下他便騰的起身,豪然道:“本將就是料定周瑜必會出兵,爾等無需多問,隻專心備戰便是,這一次,本將一定要殺出一條通往秣陵的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