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綿綿,江南的大地上,遍地抽出了新綠。
就在一天之前,甘寧、呂蒙和淩統分率的水軍,分三路向皖口的吳軍發起了進攻。
而在陸上,張遼所率的一支步軍,也由尋陽而發,從陸上對皖口實施了夾擊。
事實證明,周瑜的防守能力,絲毫不遜於他的進攻能力。
經過一整天的激戰,顏良付出了千餘士卒和數十艘戰艦的損失,仍沒有攻破吳軍的鐵壁。
顏良再一次的強攻嚐試,由此宣告失敗。
強攻不成的顏良,隻得下令諸路兵馬暫退,處於江南大營的顏良,便召集眾謀士,繼續商議破敵之策。
而周瑜的堅守成功,也使孫權對他的信心大增,於是孫權便放心的留周瑜坐鎮皖口,自己則回往了秣陵。
孫權的回歸,使得江東惶惶的人心漸安,而朱桓等將領也擊敗了數股山越人小規模的叛亂,穩定了人心。
與此同時,江東大族們在孫權的號召下,紛紛的獻出部分家中屯糧,以供軍需之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孫權的糧草的不足。
從整體形勢上來開,吳軍都在從最初連戰連敗的困境中走出,漸漸的趨於平穩。
北國方麵,正如顏良事先預計的那樣,平定了雍涼後的曹操,開始向關東發起了進攻。
實力大增的曹操,親率四萬步騎東出潼關,連破弘農郡所屬數縣,兵鋒直逼韓猛鎮守的洛陽一線。
曹操的出兵,使得抱著坐山觀虎鬥之心的高幹,再也無法置身於戰爭之外,不得不率軍由太原南下,進入到河東郡一帶,聲稱將由河東南下,攻擊曹操後路。
曹操自不會退讓,遂以曹仁鎮守弘農,阻擊高幹的渡河之舉,自將大軍繼續對洛陽發動進攻。
曹操與高幹激戰將起,而河北的戰事也正進入到了關鍵階段。
初春之時,劉備所率的青徐軍,避開了袁尚防守嚴密的黎陽一線,而由高唐突然北渡黃河,攻入了平原郡境內。
劉備的奇擊自然達到了奇效,平原郡的袁尚軍兵微將寡,豈能以張飛為先鋒的劉備軍,僅幾天的時間內,劉備大軍長驅直入,連取平原郡和清河郡,從東南方向威脅巨鹿郡。
此時袁尚,正率大軍在巨鹿與袁譚僵持,而劉備軍的高歌猛進,使得袁尚的側翼受到了威脅,他的主力甚至有被劉備切斷後路的危險。
苦逼的袁尚,麵對著兩麵的夾擊,無奈之下,隻得選擇派人急往江南,來向顏良求援,希望顏良能出兵北上,牽製一下劉備。
其實不用袁尚來求救,如果實力允許,顏良當然不會讓劉備坐大。
但眼下的事實卻是,顏良的主力已盡集於長江,北方留守之軍不過數萬而已,守有餘,攻卻不足。
顏良不可能在這滅吳之戰進行到一半時,忽然間再移兵北上,畢竟此時孫權還保有江東腹地,倘若給他喘過氣來,那時候再想滅吳就勢必難上加難。
再則,就算袁尚覆滅,袁譚和劉備二人也是互為水火,兩人不可避免的要再度開戰,短期之間,誰也無法獨據北方,更何況,現在還有曹操摻和了進來。
權衡再下,顏良決心以滅吳為重,對於袁尚隻給予了精神上的鼓勵,卻不發一兵一卒為其解圍。
……
時近傍晚,細雨綿綿。
顏良帳門處,遠望著淋落的細雨,心情頗有些惆悵。
此時的他,開始有些體會到當年孫權的鬱悶了。
麵對著強攻不下的皖口敵營,征戰多時,顏良頭一次感到有些束手無策。
不僅僅是顏良,他麾下的那些智謀之士,絞盡腦汁,同樣都想不出什麼破敵之策。
周瑜就像是把根紮在了皖口一般,任憑顏良使出何等手段,就是不肯露頭。
“周瑜你個賤人,別以為可以當一輩縮頭烏龜,老子總有一天會讓你露出你那烏龜腦袋。”
罵歸罵,但事實上他卻依然無可奈何。
看了半天雨水,顏良百無聊賴,坐回了帳中,喝起了小酒。
一杯酒方未下肚,外麵周倉來報,言是大營之外,一名文士想要求見顏良。
“文士?可知那文士姓名?”顏良問道。
周倉搖頭道:“那文士甚是傲慢,自稱隻有見到主公,方才會透露姓名。”
奇人異士,多有幾分自恃,有些傲慢性子也是自然。
正當無聊的顏良,忽然對這位所謂的文士,產生了興趣,便叫將那文士請入。
周倉離去,過不多時,帳簾掀起,一人步入了帳中。
顏良抬頭看去,但見那文士一身的青衫,身形不高,其貌不揚,皮膚又黑又糙,倒是與那張鬆有幾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