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笑嗬嗬的說著,委婉的拒絕了劉琦的征辟。
劉琦無奈,隻好暫時作罷,幾聲輕歎以示惋惜。
諸葛亮卻作視而不見,隻道:“劉琮若是落入顏良手中,那匹夫便可借著劉琮之名,來擾亂荊州人心,為計之今,大公子還當迅速提兵北上,搶在顏良之前將那劉琮擒殺。”
劉琦深以為然,當即就打算下令。
正當這裏,一名親軍從外匆匆而入,將來自於夏口十萬火急的情報送上:
顏良突然移師江夏,夏口城,失陷了!
當眾人聽到這個驚天的噩報時,所有人都驚得目瞪口呆,就連素來沉穩的諸葛亮,眉宇間也難抑驚異之色。
“老夫在漢水設有幾十座烽火台,夏口城尚有兵五千,顏良那廝縱然偷襲,又如何能這麼快的攻破夏口城。”
黃祖滿臉驚疑,大叫著質問。
親軍遂將夏口如何失陷的過程,如實的道了出來。
此時眾人才恍然大悟,縱使是諸葛亮,亦是驚得喃喃自語道:“真沒想到,那顏良竟能以此卑鄙手段破我烽火台之計,此賊的心機,果然是陰險……”
這時,剛剛榮升州牧的劉琦,也慌了陣腳,忙道:“不想夏口竟落得顏良之手,孔明兄,我們眼下該如何是好才是。”
“這還用想,本將這就率軍回師,奪還夏口,順便將顏良那匹夫殺之,以泄心頭之恨。”
黃祖焦慮於老巢被端,性急的叫嚷道。
諸葛亮卻冷靜說道:“顏良既然敢突襲夏口,顯然是預謀已久,為今之計,當先以撫定江陵為上計,再派細作探明夏口虛實,然後再提後東下不遲。”
諸葛亮這麼一說,劉琦也深以為然,忙道:“孔明言之有理,黃老將軍且忍耐片刻,切不可輕舉妄動。”
黃祖雖急於回軍奪還夏口,但劉琦這個州牧也開口了,卻隻好將焦慮暫壓下去。
便當這時,門外有報,言是黃府的家仆奉了黃射之命,前來投奔。
黃祖正憂心兒子的生死,一聽有家仆奉黃射之命前來,也不待劉琦開口,自作主張的就將人傳入。
不過多時,那家仆跌跌撞撞而入,一臉沮喪,一麵哭訴著夏口失陷,公子被擒之事,一麵將黃射的那封親筆信奉上。
那是一封勸降信,字字奴顏婢膝,毫無廉恥之心。
堂堂荊州第一名將的兒子,竟以這種不知羞恥的文字,來勸自己的父親向顏良這等卑微出身之輩投降。
羞恥,這對黃祖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恥辱。
而當黃祖看到信上的血跡時,他馬上就明白,這定是兒子在顏良的威逼拷打之下,被迫的屈從。
“狗賊顏良,焉能如此羞辱,我黃祖不取爾人頭,誓不為人!”
盛怒之下的黃祖,厲聲叫道:“來人,速傳令下去,本將要即刻率全師回軍江夏。”
劉琦大驚,忙道:“黃老將軍,切不可衝……”
“主公,顏良狗賊如此相辱,這口氣老夫萬難咽下,主公且在江陵稍坐幾日,末將不日定將顏良的狗頭獻上。”
說罷,黃祖也不待劉琦準允,轉身大步而去。
看著盛怒而去的黃祖,諸葛亮眉宇間不禁掠起一絲厭惡。
“顏良狗賊,你當真是歹毒,竟想出此等激將之法,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