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人人皆可成神”(1 / 2)

“我也沒什麼頭緒,算是巧合吧。因為無聊,我嚐試了一下用鋁來代替原有的導線材質,沒想真的能成,而且好像效果不錯。”我隨便撿了一個最無足輕重的優化點說了出來。

“鋁啊,”教授沉吟片刻,“稍後我會去親自驗證。不過就算真能有所提升,是否可以彌補造價上的損失,還需要仔細斟酌。”

我麵上讚同地點頭,心裏卻毫無波動。他們現在用的導線是鐵製的,我還是覺得這是前代魔王設下的套,畢竟就算沒學理工專業,也該知道“我們那邊”日常所用的是銅導線。

雖然不清楚前代魔王出於何種目的傳授了人類知識,又有所保留地給他們在這條路上埋雷;但我就算為了博取他們信任,需要幫他們改進技術,也不會讓他們走的太順利。

所以我提出了“鋁”的思路,易氧化的特性會讓他們不得不多費心思。然而延續更換材質的思路,人類發現最優解銀和高性價比銅隻是時間問題。

不過……博取信任嗎。

難道前代魔王做這些,也是想博取人類的信任嗎。我是為了確認他到底都告訴了人類些什麼,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見我沒有別的研究成果提出,教授好像表示認可一樣笑了笑:“第一學年能有這些想法,還算不錯。”

他真覺得大一學生能獨立發表SCI嗎,真不知道是他對我期望太高,還是他對人類平均水平的認識有偏差。

“……你認為,人與天神的差距在哪裏?”我以為就要這樣結束考察、一起沉默地等到馬車到來時,教授突然拋出一個有些特別的論題。

神學相關的論題他上課時也提過,但都沒這個露骨。與其表達他自己的觀點,那些討論經常引出兩個、甚至更多的方向,我們爭論得越熱鬧他越滿意。

但眼下,我總覺得他好像想發表一個明確的看法:“呃……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還請教授賜教。”

“我認為,天神是一種‘狀態’。”

很直白的,教授沒多少顧慮就開始了他的陳述:“比如‘靈感’、‘潛意識’,人類在某些條件下可以超越自己的極限,創造出本不存在的東西。雖然有些人認為這與前半生的積累有關,但我認為‘經驗’隻會影響思想的表達形式,那些思想本身是全新的。”

“當人突破了某一限製後,就可以擁有‘天神’的狀態。目前來說,無限接近天神的人就是那些擁有聖力的人,而能使用聖力的能力並不應該僅被視為天賦。一定存在能夠讓人獲得某一狀態,從而能夠掌控聖力的途徑,我願稱之為——‘成神’。如此,人人皆可為天神。”

接下來的日程平淡無奇,隻是旁聽了一場跟我完全沒關係的學術報告,遠沒有教授那番“成神”的言論刺激。

莫非是我把魔力視為資源的想法,讓他覺得我是一個不信神的人,所以故意用大逆不道的觀點試探我;又或者,這個人類教授本就是個狂妄的家夥。

在人類社會裏,聖力和預言的存在就是天神所展現的神跡。預言隻有當事人知道,是可人為操作的;聖力還算得上有說服力,因為可以“眼見為實”。

如果按照教授的觀點,聖力隻是人自我突破的證明,即相當於否定了“神賜”、甚至不承認“天神”作為一種客觀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