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大明建昌參將投靠建虜後,先後任一等總兵官、一等昂邦章京、烏真超哈右翼固山額真、漢軍正黃、鑲黃兩旗固山額真,為建虜建言獻策,鞠躬盡瘁的漢奸馬光遠,就這麼不明不白地被燒死在異國他鄉。
再說大明使館是在上風口,因此雖然隔壁街是熱火焚天,但這邊卻安然無恙。孫傳庭不管錦衣衛如何,自己直接回去補覺了。
在天色微明時候,大明使館裏闖進了一大堆日本武士,簇擁著一個年輕的日本人氣勢洶洶的要求見大明天使。
不過他們還是比較理智的,並沒有亂來,隻是一臉的憤怒。
孫傳庭得報後,慢悠悠地出來,錦衣衛校尉馬上上前護住他。一時之間,兩邊涇渭分明,互相對峙著。
那日本年輕人身邊的一個隨從向孫傳庭介紹道:“此乃我大日本國第三代征夷大將軍...”
為首之人正是德川家光,他不耐煩地打斷了介紹,用憤怒地眼神盯著孫傳庭問道:“是不是你們縱的火?”
他想著這明國使者肯定會百般抵賴,因此已把現場的一些蛛絲馬跡都讓人保護好,甚至還帶來了那兩個被綁成粽子的哨兵,隻要孫傳庭否認,人證物證俱在,到時候就沒法再抵賴了。
可沒想孫傳庭卻不慌不忙地點頭道:“是本官下令火燒建虜,這些大明叛臣,人人得而誅之,這有何不可麼?”
德川家光聽得一愣,張口想反駁,卻發現人家說得好像也是正理。
他好歹也做過幾年上位者了,腦子一轉,馬上質問道:“你可知道,這火燒了我多少臣民的房屋麼?”
他的手下見對方承認,自己的主人發怒,個個手按刀柄,準備圍毆這些明人。
孫傳庭一聽,不僅沒有心虛,反而臉色一變,微顯怒意地反問道:“我大明太祖皇帝賜爾等國王封號,成祖更是允爾等十年一朝貢,可謂優待有佳。可爾等竟然無視大明而攻伐藩國朝鮮,我大明皇帝頗為震怒,一直等爾等派使給個說法。現已過多年,卻仍沒說法,是以派本官前來一問,爾等還是我大明藩國麼,還向大明朝貢否?”
其實大明和日本的關係,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因為萬曆朝鮮戰爭,早已不是宗主國和藩國的關係了。
不過現在不管是大明的皇帝,還是日本的當權者都已換過,兩國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卻是沒有一個定論。
德川家光見這個大明使者不但毫不理虧,反而咄咄逼人。埋在他骨子裏的那種欺軟怕硬,崇拜強者的基因就起作用了,他想起父親德川秀忠的一番番言論,說大明是如何的強大,不由得心虛起來。
如果大明真得如同先前的金國使者說得那樣,國力虛弱,已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那麼這個大明使者就不可能如此強勢。
德川家光氣勢洶洶而來,現在又畏懼明國實力,前後反差太大,就算他想服軟,也放不下這個麵子,一時場麵又僵持住了。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