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科舉之補充(2 / 2)

國企給研究院開出對應的俸祿,卻也能從中賺取到錢財,這讓朝中各級官員都是喜聞樂見的。

不過現在按照中興侯所說,那麼以後這條路將會是大明科舉的一大補充,讀書人的另外一條出路。

這麼一來,研究院就顯得重要起來了,各方人等顯然就會關注起來,爭奪其中的利益。

溫體仁想到這裏,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如若按照中興侯所言實施的話,確實有不少好處。但之前研究所都歸研究院所管,而研究院又隻是工部所屬。臣以為,應該從工部**出來為好。”

崇禎皇帝一聽,看看鍾進衛,接著問溫體仁道:“那溫卿的意思是?”

溫體仁看似大公無私地回答道:“陛下,正常科舉出身,可謂是天子門生,自當高人一等。而這研究員隻是對科舉的一種補充,臣以為可以降一級,就由內閣來管轄即可。”

鍾進衛在邊上一聽,忍不住提醒道:“溫大人,以前討論說全民教育的時候,初議是要成立一個教育部,我記得你說也要由內閣來管。這麼多事情都由內閣來做,會不會事情太多會累壞了內閣輔臣?”

溫體仁聽了就轉向鍾進衛,當即搖頭答道:“中興侯,當初教育部之議隻是我們幾人私下討論而已。就當前的情況來看,要推行全麵教育,也還得水泥修路普及之後。前期的事情可以由禮部來做,等真到了全麵教育普及的那一天,再像研究院一樣進行升級為內閣管轄也不遲。”

崇禎皇帝一邊捋著自己額下的一點胡子,一邊聽著兩位臣子的討論。他想了一會,就發表自己的看法道:“教育部之事太過遙遠,等以後再議。研究院之事,朕看可以先做起來,等規模大了之後再看看是否就歸內閣統轄,兩位愛卿看這樣可好?”

鍾進衛一想確實是,眼下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現在研究院的事情,也才有個頭。要在大明讀書人中推廣開研究的風氣,讓那些科舉無門的讀書人走上另外一條道路,還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他想到這裏,就對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說得是,臣無異議。”

溫體仁也沒有異議,躬身附議。

那麼有關研究院通過《明報》來引領大明讀書人中的風氣一事,在場的三個大佬都達成了一致。鍾進衛的腦中忽然閃現出一個成語,求同存異,這貌似也是後世處理一些事情常用的手段。

在場的三人,誰也沒有想到,在許多年之後,研究院的出身反而比科舉出身更為熱門,吸引了無數人走上了這條路。

因為研究院出身的人,一個個富得流油;而那些科舉出身的人,要是富得流油的話,不是都察院找上門去請喝茶,就是廠衛找上門去請喝咖啡。

崇禎皇帝議完了這事後,就笑著對鍾進衛道:“鍾師傅,你不在京師的時候,又有一個好消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