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科舉之補充(1 / 2)

“臣正是這個意思。”鍾進衛微笑著奏道。

科舉一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了各方麵的厲害關係。不是有很大威望的皇帝,不是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是不能去動科舉製度的。

關於這點,鍾進衛知道,崇禎皇帝也明白,他繼續問道:“鍾師傅,如何引導之?”

“加快推進成立兩京十三省的研究院進度,公布地方研究院和京師研究院的隸屬關係,地方研究員的選拔升遷以及對應品級的規範。把研究院作為現有科舉製度的一種有力補充,強化其研究發展科技之功能。如此一來,從大的層麵來講,就形成了正常科舉出管理人才各級研究院出研發人才的一種互為補充互不衝突的機製,既不會影響原有科舉之途徑,又能讓更多的人才能夠為國效力,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鍾進衛這個設想,是開辟了一條新的出人頭地之路,也是古代社會所沒有走過的路。

他也不是猛然提出這麼一個設想,而是之前已經做了一部分。先成立了京師研究院,還出了一些成果,有了實際的示範效應後才借著這次機會提了出來。

因此崇禎皇帝聽了之後,就沒有覺得很突兀,感覺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想法。鍾進衛剛才所說,隻是把之前的事情總結了一下,使之更加明確了而已。

他想了一下,馬上對一邊的內侍吩咐道:“傳內閣首輔溫體仁覲見。”

雖然崇禎皇帝心底已是同意,但他還是要把溫體仁找來,再行商量後才能拍板。

如果換成年初時候的話,說不定崇禎皇帝就直接拍板決定了。現在的他,做事穩重了不少。

“鍾師傅,此法甚妙,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麼?”崇禎皇帝看著鍾進衛,臉上露出一絲期待。

鍾進衛一笑奏道:“陛下,各級研究院之人才基礎其實還是讀書人,隻有在他們中間形成一種良好的研究風氣後,選拔的基礎才會更大,得到的人才也才會更好。”

崇禎皇帝點點頭,“嗯”地一聲,繼續聽鍾進衛的講解。如果這樣的話,不但有利於研究院人員素質的提升,還剛好能解決目前生員中存在的風氣。

“臣想了個法子,就是把報紙充分利用起來”

崇禎皇帝一聽鍾進衛的話,馬上腦中就想起他所說報紙的輿論引導功能,當即會心地微笑了起來。

鍾進衛看到崇禎皇帝的表情變化,知道他想到了什麼,就說得更輕鬆了:“《明報》可以對大明所有人征稿,各方各麵的研究稿件都收,隻要其說得有道理,是別人所沒有說過的內容,發明或者發現了什麼東西,就都可以刊登出來。隻要其稿件被刊登出來,就可以得稿費,另外再給其在學業上加分,這樣名利都有,相信有不少人會參與進來的。”

這個時候,內閣首輔溫體仁過來了,崇禎皇帝就讓鍾進衛把他的想法向溫體仁複述了一遍。

溫體仁聽了沒有馬上發表意見,隻是想著鍾進衛話中的信息。

研究院這條線,原本朝廷隻是給散官頭銜,說白了就隻是一個榮譽而已。並不需要朝廷付出多少,因此沒有人太在意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