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丶亞曆山大(1 / 1)

是的,亞曆山大.路德——

這是我的筆名。

我不太情願暴露我的感情。在這個複雜的社會裏,我隻能依靠裝瘋賣傻來掩飾我內心的無助和恐懼。日複一日的工作,年複一年的學業……

一切都在為我走上崩潰邊緣而鋪墊——

但願,這不會成為我的絕筆之作。

前些日子裏,我正著手《暮裏郡》和《與物生》的創作。在寫完各自的序章後,我便把它交予了我的語文老師。不知道是正如她所說的,她實在是太過繁忙;還是如我親眼所見的,她遺忘了那文章罷——交予她的那四日裏,她都沒再提及過我寫的文章。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

最近,我發掘了一種新文體。

這是我新行歸納的文體,暫且叫他“箴攵”吧。我曾相信過上帝,他那象征著智慧的眼睛應當不會有錯。而在旁人看似感受身切的目光下,一切,都呈出他最真實的模樣——

既人之本性,萬惡之源。

在記下筆記後,我興奮的拿著寫滿我癡想的東西到處炫耀。突然,我瞥見了一個同學手中閃閃發光的東西——

“這是什麼?”我問道。

“那當然是——”那人拖了拖聲音,故意大聲叫道,“是金子啦!”

“什,什麼?”

“是金子!還這般的大,是價值連城的金子!”

……

霎時間,他們都擁了上來,貪婪的望著他手上那充斥著欲望的黃金。

“不要再去瞧了!”這時,我們的主課老師走了進來,高聲喊道。

“那不是金子……”他頓了頓,帶著點遺憾的語氣講道,“那隻是一塊愚人金。”

頓時,那些人便一哄而散,隻留下那個人在原地害了臉躁……

是的,那塊看似金貴的礦石愚弄了自詡很聰明的人類——

我著實佩服它。

愚人金,是我迄今為止見過的第一種,也將會是最後一種——懂得去愚弄那些傻瓜的石頭。

可是,我從聽說過這個東西。愚人金,到底是什麼東西?上化學課的時候,我便問了老師這個問題。

“你說……愚人金啊,突然問起這個來幹什麼?”她有些疑惑的樣子,但還是跟我解釋了起來——

“那是一種複硫化物礦物,主要組成為硫元素和氧元素,呈淺黃銅色罷,表麵常具有黃褐色錆色,有金屬光澤,硬度大抵在六到六點五左右,是自然界常見的金屬礦物,也是地殼中分布最廣的硫化物。”

“對了,黃鐵礦形成於各種不同的地質作用,在多種岩石和礦石中都可出現,具有觀賞價值,工業上用作提取硫和製造硫酸……”

總的來說——

二硫化亞鐵,也就是他們常說的黃鐵礦,一文不值的黃鐵礦。

不過,我可不這麼認為。

它是某一群可憐蟲的象征。正如我所構想的一句話——

“你們要的隻是黃金麼?

這就對了——

我才是那個‘愚人金!’”

我興致大發,並想著寫下這篇文章,以此來講一下,我在我生活中所侍見的那些人,那些人的縮影……

一個發生在19世紀,那個人人淘金的時代的故事。

與其做拙劣的概括,不如直接寫所描寫的東西——

就叫它《愚人金》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