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
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紀念碑
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紀念碑
烈士紀念碑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人民公園西南角,占地約484平方米,建成於1956年,是為紀念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阿合買提江·哈斯木、阿不都克裏木·阿巴索夫等革命先烈和愛國誌士而建。碑為漢白玉質,由碑座和碑身組成,碑座為須彌座式,平麵為正方形,邊長35米,四周有護欄。碑身高8米,正麵有毛澤東主席的題字:“共產主義是不可抗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難烈士萬歲!”其他三麵分別用維吾爾、哈薩克、蒙古三種文字刻著相同的內容,碑身下部四周鑲嵌仿漢白玉的花圈。1962年,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紀念碑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派遣了大批共產黨人到新疆,以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不同崗位努力為新疆各族人民謀幸福。在一些進步青年的影響和蘇聯的幫助下,新疆總督盛世才於1936年形成了“反帝、親蘇、民平、清廉、和平、建設”的“六大政策”。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全麵抗戰爆發,中國共產黨積極團結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在新疆與盛世才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隨後,中國共產黨在迪化(今烏魯木齊)設立八路軍辦事處,並派遣100
多位黨員到新疆工作,開展抗日救國運動。
1941年德國法西斯發動侵略蘇聯的戰爭,盛世才見風使舵,公開投靠蔣介石,拋棄六大政策,與蘇聯和中國共產黨對抗。盛世才在新疆製造“四·一二陰謀暴動案”,先後逮捕在新疆工作的共產黨人及其家屬150餘人,並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審訊折磨。雖然受盡酷刑,但共產黨人意誌堅定,寧死不屈,始終未曾向敵人透露任何信息。1943年9月27日,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在監獄中被秘密殺害。
1944年,蔣介石重新派遣吳忠信擔任新疆省長,並讓馬步芳派軍駐紮新疆各地,進行武裝平叛。同時,以阿合買提江·哈斯木、阿不都克裏木·阿巴索夫為代表的進步分子,對艾力汗·吐烈為首的新疆三區內部民族分裂勢力破壞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言行,予以了堅決反對,並向新疆三區幹部群眾進行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教育,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形勢。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的交流融合之地,紀念碑是新疆各民族團結一致,浴血奮戰,共同為新疆人民的自由民主解放而奉獻犧牲的見證。紀念碑位於烏魯木齊市中心,四周鬆柏蒼翠,莊嚴肅穆,每年的清明節,各族人民都會到此舉行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的光榮事跡。
參考文獻
[1]新華社
:《“新疆各民族革命烈士紀念碑”開工興建》,《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12期。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集成·新疆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3]馮霞、蔡傑華:《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紀念碑》,《新疆錢幣》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