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你先去找我兒子曹丕,讓他給你安排一個住處,我會盡快給你安排一個合適職位的。
多謝丞相厚愛!
哈哈哈,剛出門,司馬懿就得意地低笑起來,曹操,你等著瞧吧!
曹丕,丞相府這麼大,讓我去哪裏找啊!
司馬懿信步在丞相府遊蕩著,隻見各處樓台亭閣、飛簷畫棟,甚是古雅氣派。雖是殘冬天氣,卻有許多不知名的奇花異草恰到好處的點綴在庭院中、山石旁、牆角邊。
奶奶的,官大就是不一樣,比我那破院子強多了。司馬懿邊看邊羨慕騷歎著。
突然,不知何處傳來一陣深情而又悠揚的吟詩聲音: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黃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念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這是誰在念?聽起來音韻旋律文辭都還不錯,是曹丕,還是曹植,還是某個牢騷的門客?司馬懿循聲走去,隻見一處小院中,一個白袍玉冠紫帶的年輕公子在一樹梅花旁邊舞劍,邊口中念念有辭,正是他在吟詩。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涕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從。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你獨何辜陷河梁。
年輕公子繼續邊舞邊吟,詩音是那樣深情委婉,劍氣卻是那樣的殘酷淩厲。淡紅色的梅花,被劍氣攪起,紛紛揚揚落了年輕公子一身。
哇,真是一個風度翩翩的佳公子,司馬懿在一旁靜觀暗歎。從年齡和頭上的冠來看,我猜他就是曹丕,而不是曹植。
司馬懿猜得很對。曹丕雖早已發覺有人在旁,但直到吟完最後一句詩,舞完最後一招劍,還劍入鞘並輕拂完衣上的落花後,才頭也不回地開口問,閣下是何人?
好詩,好詩!司馬懿並不直回答曹丕的問話,一邊讚歎一邊走到那樹梅花下,盤腿而坐。
曹丕轉過身,看了司馬懿3秒後,也盤腿坐下,輕問道,你也懂詩?
略懂。
那你評論一下我剛才吟的那首詩。
論字數超過了《大風歌》,論音韻節奏超過了《短歌行》,論文辭超過了《秋風歌》,但論氣度不如《大風歌》,論立意不如《短歌行》,論率真不如《秋風歌》,若論綜合文學才華,則不如《洛神賦》遠矣!
你曹丕驀地站起身,拔劍指著司馬懿,劍如秋水閃寒光,一如曹丕的眼神。
司馬懿頭也不抬,隻顧玩弄著地上的梅花瓣。
一會兒,曹丕收起了劍,眼神也淡了下去,喃喃地說,你說的很對,大家都認為我的文才不如我四弟,連我自己也這麼認為。但二公子和你四公子應該爭的不是文學才華。司馬懿從地上拈起一朵梅花,放在鼻子邊嗅了嗅。
曹丕也拈起了一朵。
有點香,是嗎?但已經沒有在樹上的時候香了。曹丕一揚手,梅花旋轉如風飛了遠去。
即使爭得天下又如何,我最後不不是要像這朵梅花一樣,碾落成泥土化作土,玉肌香魂俱銷。
一種黯然又高貴的憂傷,頓時襲上曹丕那遙對落花,棱角分明的臉。司馬懿看著,不覺在心裏鄙視之,曹公子,你也太文藝多愁了吧!
所以你想在有生之年,盡力寫幾首美麗的詩歌,然後借其流芳千古?司馬懿盡力抑製住心中的鄙視,順著曹丕的思路問道,對。再好的人都會死,再好的朝廷都會倒,但好的詩歌,好的藝術不會。如果千年之後,我寫的詩文,還被人記得、讀起,能賺他們幾顆眼淚,那我曹丕就雖死猶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