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驊哥兒再聰明也還是個孩子,從小就親眼見識這麼多殺戮,親眼見幾句話就弄死了一大堆人,將來長大會不會認為殺人隻是尋常小事?
難道他蘇惟生聰明一世,竟要教出個暴君來嗎?
何況在外人看來,任通判的確有功,有功便該賞,賞罰分明才是上位者應有的態度。
驊哥兒一本正經地點頭,“我聽聞關外苦寒,那老頭子不年輕了,如此……也算罪有應得。老師快去吧!”
滇池王妃欣慰地望著兒子,“你把驊哥兒教得很好。”
蘇惟生笑了笑,“三公子天資聰穎是繼承了王爺的大智慧。有一顆仁心,卻是平日耳濡目染,這當然是王妃的功勞。下官不敢居功。”
被接回家的周氏等人喜極而泣,蘇惟生跟何軒安撫好家人,就忙著善後去了。
……
順德二年二月初六,滇池王登基為帝,昭告天下:
改年號為興元。
追封先滇池王蕭翌為世宗,立生母褚氏為皇太後、王妃彭氏為皇後,封皇長子遠騏為安樂郡王,皇二子為端王,皇三子為瑞王,原晉王改封康王……封皇後之父,原滇池軍守將彭老將軍為沐恩公……
派手下親信接管定北侯等人空出來的重要職位。
然後命沐恩公世孫彭暢立即前往花城,親自護送皇太後、皇後……一行進京。
緊接著是文官:
顧閣老致仕、羅涉江入閣、召孝期已過的原禮部尚書蘇正良回京起複,入閣。
原滇池軍軍師羽先生,即忠毅公族侄淳於恕任左都禦史,兼太子府詹事。
已逝閣老裴允致、左都禦史陳顯宗、前禮部尚書張老大人、前工部侍郎白大人以及所有在五年前宮變時背上汙名枉死的忠臣正名,並各有追封。
何軒升任花城知府,白修竹任同知……原花城知府蘇惟生擢升為戶部侍郎兼太子府少詹事。花城知府蘇正德賞從三品榮祿大夫……
然後是武官:
封二等子爵夏義柏為從一品建威將軍,即刻前往西南鎮守盈駟關。定國公兼管禁軍,世子夏禮青升為三千營前鋒統領……
夷軍入西山大營,由原夷軍副將黎映統領,黎映封正三品巾幗將軍。
諸如衛國公等人皆有封賞。
其他人倒沒什麼,淳於恕,也就是原來的羽先生,本是忠毅公族侄,論理是皇太後的遠親。
他在滇池軍中幾十年,有軍功和從龍之功,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做個禦史監察百官倒也使得。
倒是這蘇家和定國公府,會不會權柄太盛了?
蘇家一閣老、一侍郎倒也罷了,這蘇惟生才二十多呢!二十多歲的戶部侍郎……聽說新帝還有意為巾幗將軍和蘇惟生賜婚!
封巾幗將軍時沒什麼人反對,一來黎映是夷人,二來,那原來的神鷹衛裏就有好幾個女將。
興元帝細數蘇惟生自入仕以來的功績,冷笑道,“蘇惟生立下的功勞有目共睹,外放七年,年年考核上等卻無一次擢升,調任回京予以重用有何不可?黎將軍雖為女子,北上一途卻身先士卒殺敵無數,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朕絕不會疑心有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