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那國王折了錢財還賠上一個兒子,卻不得不忍了下來——不忍?你當滇池軍和人家大魏的火槍火炮是吃素的?鋒台的老巢都被炸掉了!

還有那瘟疫……總之,木那國王想想就害怕。

蘇惟生哈哈大笑,“賠了夫人又折兵,木那國王得鬱悶死!還有鄭伯父離開西嶼關之時留下的那道折子,定北侯估計鼻子都氣歪了!”

邊關平定,普天同慶。

遠慶帝下令定國公和衛國公班師回朝、回京獻俘,令平陽伯留下善後自不必說,首要的便是論功行賞。

定國公等人身份高,怎麼著也得等回京之後歸還虎符再由皇帝與朝臣共同商定。

昌安伯嚴成器兄弟兩個麼……高家覆滅之後,昌安伯世子夫人小高氏病故。

為了爵位,嚴二太太再次對小高氏的孩子下毒手,豈料昌安伯早有防備,沒能得手。

但經此一事,兄弟倆徹底撕破臉,在軍中鬥得跟烏雞眼似的,為此還多次延誤了軍機大事。

後來被定國公、衛國公和平陽伯聯名上奏,趕回京繼續鬥去了,所以這次論功行賞沒他倆的份兒。

文官這邊,杭參政直接升為從二品巡撫,隴西無總督,因而就他官位最高。連帶著下頭的所有官員因輔戰有功,都順理成章地升了一級或者兩級。

當然也包括杭參政的女婿兼弟子曹承沛、平陽伯府懷遠將軍之幼子嶽西池。

前者由縣令升為通判,後者由同知升為知府,與蘇惟生同級。

至於原來那位唐巡撫,也就是唐老大人的長子唐以榮,被派往冀北賑災去了。

鄭歲寒和蘇正武兩個立下大功的白身也不用考慮那麼多,遠慶帝當場就賞了五品千戶的職位。

隻是兩人雙雙推辭不受。

蘇老太爺去世那會兒蘇正武還在關外,同關內也沒有聯係,待聽到消息,已經在烏力吉身邊做臥底了。

那會兒鋒台拿著新製造的火槍同大魏分庭抗禮,戰事正在要緊的時候,他甚至連回鄉見父親最後一麵都做不到。

同樣,戰事吃緊,黎曼時不時往山裏找那毒蟲,蘇惟嘉也沒能回去。

眼下大魏勝利了,父子倆都準備回鄉繼續丁憂。

蘇惟嘉作為孫子,又不是承重孫,隻需要守一年的孝,現在算算時間,其實已經過了。

但沒能回鄉送蘇老太爺最後一程,父子倆都愧疚得無以複加,執意要回鄉盡孝。平陽伯隻好放人了。

至於鄭歲寒麼……

父母長輩平安歸來,黎映也鬆了口氣,也沒問蘇惟生怎麼會知道信的內容,展顏笑道,

“父親說自己閑雲野鶴慣了,若非外族入侵實在可恨,他絕不會參與任何軍中事宜。此番事了,他還是繼續做他的江湖俠客去。”

鄭歲寒還說,不過皇上若真覺得他功勞不小有意賞賜,他也不好推辭,不如就把定北侯處置了吧——不友不悌,心手狠辣,勾結當年的禮親王設計害死與世無爭的同胞弟弟,實在令人不齒。

如此兩麵三刀的品行惡劣之輩,如何能侍奉君王?說不定上一刻還發誓效忠,下一刻就得捅刀子呢!

平陽伯也是個妙人,看完信竟原封不動地當成折子一道呈了上去。

那信是在早朝上當著所有人的麵念出來的,聽說滿朝文武當時看定北侯的眼神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