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茶會(2 / 2)

就拿石大頭那案子來說吧,石家被衙役帶著人在門前罵了好些天,那名聲可是全毀了,石秀才現在還抬不起頭呢!

章家擄劫、販賣苗人直接被判了斬立決,那苦主還是蠻夷,也沒見這位偏向漢人哪!

眾縣令交換了一下眼神,算了算了,惹不起,咱縮著脖子老老實實辦事吧,至少人口收成增加了,也不用再戰戰兢兢地麵對滇池王的黑臉!

解決完諸縣令,蘇惟生又轉頭忙起了茶會的事。

不錯,就是茶會。

早在秋收之前,蘇惟生就向各處發了帖子。

除了滇池郡的官員、士子,黔地蜀地的名士,還有京城國子監和博陽府學。

邀請有遊學之意的文人墨客、秀才舉子來花城試新茶,觀書畫,賞百花,體會一下太祖詩中“蘋香波暖泛雲津,漁枻樵歌曲水濱。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的滇池。

書畫是蘇惟生和滇池王貢獻出來的藏品,何父也出了不少。

自從何軒中了舉人之後,何父就愛附庸個風雅,從一些落魄的讀書人那裏買了不少孤本古卷。(明楊慎《滇海曲》)

時間蘇惟生是算好的,秋闈過了,有意參加春闈的已經準備上京,落榜的和準備再等三年的學子卻閑了下來,正好可以四處走走看看。

花城這地方是出了名的蠻夷之地,雖然有太祖寫過幾首詩,說過這地兒不錯,但眾所周知,太祖本人又沒去過滇池。

所以大部分都認為太祖的詩是杜撰來著,為的就是騙士子們去那地方做官。

要是換了別處,蘇惟生的帖子定然無人理會,但那是博陽府學!

蘇惟生又是誰?本朝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狀元郎,博陽府的驕傲,博陽府學之光!

君不見,如今大夥還苦哈哈地做著他從國子監弄來的卷子呢!

更別說言教授、杜夫子、曲夫子等人三天兩頭提起,“想當年蘇狀元在府學時怎麼怎麼樣……”

言教授數了一下,帖子數量不多,隻有十份,便笑著對杜夫子道,“蘇惟生那小子一向機靈,不定又在打什麼鬼主意呢!”

杜夫子捋著胡子道,“打什麼主意,一去便知!”

言教授回家把事情一說,首先響應的竟然是他兒子言巍。

言巍又聯係上已升到南陵的柳按察使的兒子柳繼茗。

這倆原來都是蘇惟生的好基友來著,今年吊車尾中了舉人,春闈那是不用想的,於是就動了遊學的心思——實際上是想出去玩兒。

這幾年逢年過節,蘇惟生的信件節禮啥的沒斷過,這會兒一收到帖子,兩人一拍即合。

兩人要是去別處,柳按察使和言教授估計還要猶豫一下,但去蘇惟生那兒,兩個爹自然是放心的。

言巍和柳繼茗得到許可,當即呼朋引伴,把交好的、有閑暇的舉子秀才叫上八個,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往花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