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調任(2 / 2)

杭君諾插話道,“可唐廉也是犯官啊!”

何軒道,“唐廉不過是個按察副使,在隴西貪墨案中其實起不了什麼大作用,離主犯還差得遠,又不是謀逆大罪,唐以榮最多因‘教子無方’受些連累而已。而且……如果唐首輔真的肯致仕,皇上怎麼也會給他的兒子留兩分情麵,不會責罰太過。唐以榮任巡撫,還真是大有可能!”

“我懂了!”曹承沛眼中一亮,“唐以榮去到隴西,因其子犯下的過錯,短時間內一定會縮著脖子做人,如此一來,老……嶽父調任之後,就可以放手去幹了!”

老嶽父?杭參政氣不打一處來,“好好說話!”

曹承沛慌忙捂嘴,“口誤,口誤!”說罷轉向蘇惟生,“表弟,我說得對吧?”

“對,”蘇惟生忍笑,“不過還有一層。”不等曹承沛再問,他就直接道,

“唐以榮在短時間內一定會縮著脖子做人,不敢找事。但畢竟有唐家為靠,當個擺設震懾震懾下屬還是能做到的,不至於讓總攬大權的參政等官員坐大。如此一來,這製衡的目的也達到了。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看中隴西這塊肥肉、又符合要求的官員並不少,伯父要如何讓皇帝選您呢?”

杭參政往椅背上一靠,好整以暇地道,“哦?那你說說看!”

蘇惟生見他如此輕鬆,心中一動,“正值壯年的能臣的確不少,蘇南、晉中、河中、荊楚等地的參政和按察使都挺合適。但伯父您還有一個旁人沒有的優勢。”

杭參政挑了挑眉,示意他繼續說。

蘇惟生道,“您出身武將之家。揚威侯府早年戰功赫赫,您又在禦前做過半年中書舍人,皇上必然知道您最擅長的其實是兵法韜略。因西北民亂,邊關不穩,金西國對大魏虎視眈眈,朝廷需要一名精通兵事的文官,在必要時為西嶼關守將行各處方便。”

杭參政沒否認。

何軒見狀也明白過來,“朝中精通武事的文官並不多,如伯父這樣出身武將之家的更是鳳毛麟角。上到開國三公五侯、下到各邊關守將,家中從文的子弟實在太少了。除了伯父您,就隻有一個長平侯嫡三子呂逾明和出身平陽伯府的嶽兄。”

“嶽兄就不說了,剛入朝,資曆太淺。長平侯府是齊王母家,雖說呂常在隻是侯府庶女,但畢竟關係到儲位之爭,皇上不會讓他們握有太大的實權。否則為何呂逾明堂堂二榜進士,為官十幾年,到如今卻仍舊隻是個從五品戶部員外郎呢?”

杭君諾若有所悟,“所以父親其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杭參政歎了口氣,“從前我致力於讓侯府找回昔日風骨,卻礙於父親和大哥,一直束手束腳。後來心灰意冷,又因五妹的關係,便放了外任,眼不見心不煩。但如今……”

“眾所周知,前年的旱災東北那邊也未能幸免,隻是沒有西北嚴重。那會兒契丹趁火打劫,被遼王和柳總兵擊退,連太子耶律鷹也淪為大魏的階下囚,隻是後來被契丹買回去了而已。”

這個邸報上登過,朝野上下怕是無人不知。蘇惟生更不會陌生——鄉試時看見那道削藩的考題,他不是還腹誹過麼!

“可這跟您調任隴西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