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的鄭風辭相貌堂堂、學識廣博、幽默風趣,更難得的是潔身自好,比起與之交好的任性妄為的禮親王和風流不羈的杭越州,更受名門世家的歡迎,是京中無數閨秀的深閨夢裏人。
杭氏雖是庶出,卻早被嫡母記在名下,捧在手心裏長大,知書達禮,更彈得一手好琴,亦是名動京城的才女。
鄭風辭與杭越州自幼相識,與杭氏也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地長大。兩家本就交好,長輩們也樂見其成,兩人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定下了親事。
那會兒韓同信還隻是兵部右侍郎,韓氏雖然失落,卻也知道無論才學、相貌還是家世,自己都無法與杭氏相比,隻好就這麼算了。
她本想嫁進定北侯府,但定北侯除了世子與鄭風辭,其餘兒子都是庶出。以她的身份,如何能屈就庶子?
無奈之下,她想方設法地認識了杭氏的二哥,並如願與揚威侯府定了親。想著進了杭家,好歹能借著親戚的名分見鄭風辭幾麵,也順道看一看,他的心上人是否真如傳聞中那般蕙質蘭心。
有了“未來二嫂”這個名頭,韓氏又有意親近,兩人處得極為和睦。嫁進侯府之後,姑嫂二人更加親近,比起親姐妹也不差什麼。
久而久之,連韓氏也產生錯覺,仿佛真的把眼前這個天真單純的姑娘當成了好姐妹。
豈料就在鄭風辭與杭氏成親的一個月前,由鄭風辭負責的祭天之行在途中出了紕漏。他也因大不敬之罪被判流放,而後死在了流放途中。
杭氏一夜白頭,悲痛欲絕,尋死未成卻發現有了身孕。
白影已經呆立當場,過了好一會兒那女聲才幽幽道,“身……孕?”
蔣媽媽點頭如搗蒜,“在您之前,五姑奶奶原本還有過一個孩子……”
杭氏頭一次忤逆老夫人,非要把孩子生下來,老夫人念及她生母對三個兒子的救命之恩,便悄悄把定北侯夫人請到了家中商議,韓氏全程陪同。
定北侯夫人自然也想留下兒子的血脈,便提出將杭氏娶進門。
老夫人本不願辛苦養大的女兒年紀輕輕就守寡,但耐不住杭氏自己願意,就答應了。
至於杭氏肚子裏的孩子,定北侯夫人提出,“大長公主跟我那小叔子成親近二十年也沒個孩子,一直對阿辭視如己出。到時候……就把這孩子給她養著,如此,孩子以後也有個保障。公主那邊我去說,她一定會答應的。”
老夫人見她安排得如此妥當,也沒了二話,並說服了老侯爺。兩家選了個黃道吉日,讓杭氏到時與公雞拜堂,正式嫁進鄭家。
當時萬氏剛剛懷上次子,胎相並不穩,所有人都不想讓她操心,就將她瞞住了。老夫人將一應事宜交給了最先發現杭氏懷孕、並且與她最親近的韓氏打理。
豈料韓氏嫉妒得都快發瘋了,認為憑什麼杭氏能生下鄭風辭的孩子,便暗地裏布置一番,將此事泄露給了高氏。
高氏深恨杭氏辱沒門風,讓大廚房的人在她日常喝的燕窩裏下了墮胎藥,杭氏就此小產。
孩子沒了,老夫人當場反悔,不願再讓杭氏嫁過去守寡。定北侯府也無可奈何,隻能作罷。
杭氏未婚先孕是家醜,高氏在內有大兒子護著,在外有懷恩公府和高太後,老夫人動不了她,隻得處置了下人,從此深厭高氏。而後將杭氏留在了身邊,決定過幾年再為她找個偏遠地區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