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燕山驚夢(1 / 2)

第四十章燕山夢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嶽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華夏六年八月十五中秋節。燕京。金都元帥府。完顏亮仰望著天上的一輪明月,不覺吟出了北宋詞人柳永的《望海潮》。曾幾何時,飲馬西湖是自己最大的夢想,如今卻困守孤城。雄兵百萬的大金國竟然落到了這步田地,完顏亮不由長歎一聲。自己雖是都元帥,卻總是被皇帝和文臣處處掣肘。這種情況下如何能打敗華夏國的大軍?麵對一連串的失敗,皇帝完顏亶不是反省自己,而是遷怒於大臣。不僅殺左司郎中完顏三合、杖平章政事完顏秉德,還懷疑其弟胙王通敵,而將胙王完顏元、弟完顏查刺和左衛將軍完顏特思殺死,後又因不滿皇後幹預朝政而殺皇後及妃嬪多人。因此朝中大臣們惶惶不安,人人自危。如今竟然懷疑自己謀反,派往燕京各州府的援兵竟不受自己節製。再這樣下去,別說這孤城燕京,恐怕連遼東龍興之地也將不保。到了決斷的時候了。如果自己突出重圍,殺回上京呢?自己手中的十萬鐵騎是大金國僅有的精兵了,遼東的那些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問題是自己決不能把遼東打爛,遼東打爛了,自己憑什麼東山再起?如何能實現“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夢想?所以自己必須得有內應。幸好完顏秉德能夠忍辱負重,對完顏亶曲意奉承,完顏亶在無人可用之下,又把他提升為右丞相。現在華夏十二萬大軍圍城,每一麵都是三萬,如果自己從一麵強行突圍當然能突出去,不過損失就會很大。那就以一萬人帶著自己給秉德的蠟丸書信從東門突圍,突出去後直接向東,自己則率主力向北突圍,到大草原後再折向東回上京。

在完顏亮準備突圍之時,張憲收到了黃毅勳的一封信。信中說金國上京局勢混亂,大臣們人人自危,都盼著完顏亮回上京主持朝政。所以完顏亮很可能突圍,要求張憲對部隊重新部署,防止敵人突圍。張憲接信後就召集軍長們開會討論,商議防止敵人突圍的部署。討論的重點是敵人會向哪個方向突圍。有人認為是北麵,更多的人認為是東麵。理由很簡單,向東是一馬平川,利於騎兵作戰。而且敵人肯定知道我軍主力全在燕京城下,燕京以東州府隻有地方部隊防守。這些部隊很難阻止敵人。向北則必須翻越燕山,即使過了燕山,草原各部落對金國是什麼態度還很難說,畢竟以前金國是靠武力征服他們的,現在難保他們不會對金國落井下石。最後,會議決定把城西和城南的第四、第五軍主力全部調往城東,與原在城東的第六軍共同阻止敵人突圍。城北的第三軍不動,以防萬一。就這樣,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夜晚成為戰爭雙方最忙碌的一個晚上。

八月十六日淩晨,燕京城東門外突然響起陣陣馬蹄聲,無數金軍鐵騎蜂擁著衝向國民軍的陣地。雖然國民軍對金軍從東門突圍有準備,但由於東門是國民軍攻城的主攻方向,所以陣地前沒有太在的壕溝,金軍很快就衝進了陣地。一方麵是金軍源源不斷地從城裏衝出,一方麵國民軍從各個方向包圍過來,戰鬥規模越來越大,國民軍幾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城東方向。

此時,燕京城北顯得格外平靜。在這種平靜之中卻醞釀著更大更激烈的戰鬥。就在國民軍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東門方向時,一隊隊金軍從北城牆墜城而下,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每一個金軍士兵身上都背著一個口袋,口袋裏裝滿了沙土,。這些士兵從城牆上墜下之後就朝北麵的壕溝摸去,數千人的行動竟然沒有發出任何聲響,不知不覺間,北城外的壕溝已經被填平了。與此同時,北門打開了,金軍騎兵用布包著馬蹄,排著整齊的隊形悄無聲息地從城裏衝了出來,在北門外集結。直到金軍衝出來兩萬人左右時,才被國民軍發現。國民軍根本沒來得及反應,金軍就已經衝上了陣地。

“北門外發現大批金軍騎兵?第三軍陣地部分被突破?”張憲接到報告後第一個反應就是上當了。東麵的金軍竟然是棄子。難怪這麼長時間才衝出一萬人。“命令第三軍用火炮封鎖北門,堵上缺口,不惜一切代價,堅守防線,等待主力到來。”“命令第四軍、第五軍迅速脫離東門戰鬥,火速趕到城北,加入圍殲金軍主力的戰鬥。”“命令第六軍堅決消滅從東門突圍的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