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諸葛亮南征(下)(3 / 3)

諸葛亮越聽徐庶所,心中越發的感動驚訝和震動,以前他也收集了一些洛陽方麵的情報,可是那都是流於表麵上的東西,內部的一些情況,諸葛亮根本就不知道,這一次聽到徐庶所的,諸葛亮很是覺得自己開了眼界,心中也不由的苦笑起來,暗想難怪那位能夠統一北方這十州之地,就憑著這些製度,下其他的諸候哪裏是他的對手,如果自己出山的早,有一個能夠放手讓自己幹的主公,那麼也許能夠在早期與對方抗衡一陣,但到了後期,卻是無論如何也抗衡不了的,能夠想出這樣製度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才啊,也難怪那位皇帝會無所事事,事情都讓手下做去,他還有什麼要操心的,而且這樣的好處在以後還有一個,

那就是哪怕以後出了一個昏庸的皇帝,也不用擔心國家會怎麼樣,除非那個昏庸的皇帝敢修改現在的製度,土地永遠屬於國家的,那麼百姓手中就永遠會有田地可耕種,不用擔心百姓沒有飯吃而造反,沒有人能夠掌握將軍以上的軍權,那麼武將也造不了反,沒有兵權的文官,同樣也造不了,而且也沒有文官能夠掌握太大的權力,或者,這個權力不能太長久,也使得文官中很難出現權臣,這樣一來,這個國家想要滅亡,除非是外來的武力。

其實徐庶和諸葛亮都不知道,劉民現在的製度,還有一個很恐怖的地方,那就是工商業的發展,當大漢帝國的工商業發展起來後,為了尋求更多的市場,必然會推動國家對外的擴張,商人的胃口是永遠不會滿足的,那麼為了更多的財富,那些由地主變成了資本家的各個家族,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必定會推動著國家的戰爭機器不斷向著外麵擴張,有如一頭貪婪無厭的怪獸一般,一直擴張到再也控製不了所占據的地盤為止。

諸葛亮越聽,心中越是驚奇,他心中那點兒傲氣也漸漸的被打擊的沒有了,以前他覺得自己的才能不凡,自己的才能得不到以揮,那隻是因為沒有遇到明主而已,現在諸葛亮才知道,是自己看了下人,下英才,比皆是啊,看看人家洛陽,自己的這點兒才能與人家那種大智慧一比,卻是算不得什麼了,諸葛亮心中忽然有一些灰心,原本還暗藏著的壯誌也不由的打消了不少,徐庶看著諸葛亮臉上的神情變化,知道自己所的一切觸動了諸葛亮的心思,便不由的道:“孔明兄,你有如此的大才,而當今下在我皇的主掌下,已經開始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將是一個史冊上劃時代的變化,難道孔明兄就願意在這樣一個大時代中默默無聞不成,男子大丈夫,學得文武藝,若不求留名史冊,豈不是枉來世上一遭。”

“這個……”諸葛亮心中有傲氣,學得諸般學問,自然是不會真的甘心就這樣默默無聞的,聽得徐庶所的話,諸葛亮也明白,這下,除了投靠洛陽之外,現在投靠其他的人,就算在在史冊上留下一點名聲來,隻怕以後也是一個臭名,諸葛亮又怎麼會願意自己留下一個臭名來,可是,自己要是投靠了洛陽方麵,自己就真的能忍奈著從一個官做起嗎?

徐庶見諸葛亮還在猶豫,心中便很是歎氣,暗想自己的這位師兄弟雖然有大才,可是也太看不清形式了,這下就將一統,他投靠別人的話,不是死路一條嗎,算了,算了,不得,自己隻好象皇上當年一樣了,先把這個諸葛孔明綁到洛陽去好了,到了洛陽,把他交給皇上,後麵事情就由皇上做決定好了,徐庶心中這般計議一定,也就不再催促諸葛亮做出決定了,與諸葛亮開始起一些其他的事情來,諸葛亮見徐庶不再洛陽的事情,也微微有些意外,諸葛亮一想,便明白恐怕是這徐庶心中已經做出了某種決定了。

諸葛亮無法確定徐庶做出的決定是什麼,不過諸葛亮心中暗自提防著徐庶,隻是一直到晚上,也不見徐庶有什麼動作,看這樣子,反而是徐庶似乎要在這兒住下一般,諸葛亮也不好趕徐庶離開,一麵讓手下童子去給徐庶安排好住的地方,一麵暗想著自己多多提防一下,不想晚上諸葛亮招待了徐庶一頓晚飯後,卻聽到門外馬嘶之聲,諸葛亮的心中便有一種不好的感覺,正想出門去看一看,卻聽到徐庶笑著道:“孔明兄不用擔心,這是我那幾個護衛過來了,嗬嗬,孔明兄,看來,我也該回洛陽去了……”。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