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諸葛亮南征(下)(2 / 3)

“明君?元直兄,亮聽聞你的皇上可是一個昏君啊,平時不但不處理政事,還帶著身邊的一眾妃子們到處嬉遊,好色而輕政,比起先帝靈帝來,似乎還要過份一些吧?”諸葛亮聽到徐庶大讚劉民是如何的明君,不由的想起自己的聽聞和所見到的一些事情。

徐庶有些驚訝的看著諸葛亮,不由的笑了起來:“孔明兄,你不會是因為聽信了一些謠言,才不肯出來做事吧,孔明兄也該到洛陽那些地方去看看才好,我皇治下,可是一片安居樂業之象,這是一個昏君能做到的事情嗎,國人之富,可直追漢元之時,僅用十餘年的時間,就將一個民不聊生的地方治理成一個富裕繁榮的地方,這得要多大的才能才可以做到?至於皇上他不理政事,那是因為孔明兄不理解洛陽的政治結構,一般的大事情,自然有那些三公和文武百官們去處理,皇上也是人啊,怎麼可能事事都去管,那還要手下文武百官做什麼,做皇上的,隻要決定國策就可,其他的,自然有那些專門的人才去處理,另外,孔明兄皇上帶著一眾妃子嬉遊,這個指責卻是有些過了,皇上身邊的妃子們雖然不能參與國事,卻是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哪有時間去陪著皇上他到處嬉遊啊……”

徐庶把劉民所定下的宮中製度了一些給諸葛亮聽,讓諸葛亮不由的張大了嘴巴,心想這個皇帝還真是與眾不同啊,別的皇帝都是不允許自己的嬪妃們出宮的,可這位皇帝到好,竟然鼓勵身邊的嬪妃們出來做事,也不怕那些嬪妃們在外麵與其他的男人勾搭上嗎,諸葛亮自然不知道,劉民做為後世人,心中可沒有把自己的女人當成物品看待,為了不讓她們在宮中太寂寞,也為了不讓她們把心思都用在宮庭之中的鬥爭上,劉民是鼓勵她們出宮找自己的事情做的,至於她們會不會在宮外與其他的男人勾搭上,劉民可不怕,難道那些護衛在這些嬪妃們身邊的護衛們和那些宮女都是木頭人不成,他們同時自然是也要起到監視的作用的,為了不讓這些護衛和宮女成為她們的心腹,這些人員可是經常會調動的。

這樣做雖然麻煩了一些,可是這樣一來,劉民身邊的女人們都有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日子也就過的充實了,不至於寂寞難耐,日子過的充實,心情自然也就好了,讓身邊的女人過的快樂,這是劉民做為一個後世人所認為應該做的事情,諸葛亮不明白劉民的人生觀,隻覺得劉民這樣做很是荒唐,不過,諸葛亮同時也覺得這位洛陽的皇帝,也是一個有人情味的人,無論是對自己身邊的女人和自己手下的文武百官,都是很有人情味,諸葛亮再分析了一下洛陽的製度,發現,這種製度根本就不怕出現那種功高震主的事情來,做為文官,最高也就是三公,三公有處理政事的大權,卻沒有軍權,而且三公的任期也是有規定的,三公想造反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作為武將,最高的是元帥,可是將軍以上都沒有直接帶兵的權力,

隻有在戰爭之時,才有臨時的軍權,而且洛陽現在的所有軍官出身於軍校,名義上都是子的門生,士兵的訓練也都是統一的標準化訓練,這種製度,讓劉民所建立的國家在若幹年後可能不會再有名將,但再厲害的名將在這種標準化的軍隊麵前,都可能不是對手,因為這樣的軍隊,不再是一個人的智慧,而是幾十名,幾百名,甚至幾千名軍官集合在一起的智慧,諸葛亮默默的分析了一遍之後,心中也不由的歎息了一聲,自己雖然自負才能,可是如果自己所帶領的不是這樣一支軍隊的話,那麼在這樣的軍隊麵前,自己也討不了好去。

徐庶與諸葛亮不斷的著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徐庶到也不怕諸葛亮知道太多的信息,就算諸葛亮知道了又如何,徐庶自己就很有信心,如果讓他率領洛陽訓練出來的軍隊,在相同的兵力下,他也有把握打贏眼前這位有著安邦定國之才的諸葛亮,越是絕對的實力,陰謀詭計的作用就越,諸葛亮再聰明,可也沒有辦法讓一支軍隊擁有自己的靈魂,想想也明白,一支軍隊中所有的下層軍官都是經過了專業的培養出來的人,他們的才能,每一個都差不多可以當將領使用,在中規中矩的戰鬥中,所能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在部隊分為股多處戰鬥的時候,所起的作用就更大了,諸葛亮再聰明,也玩不過數百人集合在一起的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