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能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地參與了管理。從幫助企業製定中長期計劃,製定企業戰略到加強預測和評估競爭對手的能力,從輔助經理進行投資項目評估、基金的管理到短期決策的各種方法,會計的職能也越來越豐富和有價值了。
二,會計要本著為企業做好財政服務的態度
會計工作的基本目標就是為企業或其他會計主體提供有效的、真實的會計信息,以反映真實的企業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幫助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或債權人了解和分析企業運行的狀況——盈利或是虧損,從而為期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在企業和事業單位裏,財務部門屬於職能部門,它的最大的任務就是配合好領導者的工作,為實務部門提供更多的服務和幫助,尤其是在財務信息上,要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從企事業單位的集體利益出發,積極配合提供職能範圍之內的服務。
在執行會計的基本職能的同時,我們要強化服務,客觀真實地記錄、反映單位的經濟業務活動,為管理者提供真實正確的經濟信息,當好參謀;為所有者真實地記錄財產的變動狀況;真實客觀地記賬和算賬、報賬,積極主動地向上級領導者反映經營活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參與管理經營活動。以客觀公正的態度正確評價會計主體的經濟財務狀況,為社會公眾及信息使用者服務。
企業是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所以會計人員應該本著為企業領導層決策提供會計服務的態度。而會計報告則是企業領導層決策最常使用的會計信息。財務會計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三張主表,附有資產減值準備明細表、利潤分配表等等其他的吸相關附表。各種會計報表的內容既互相聯係,又相互區別;指標相互銜接,構成一個完整的指標體係,從而更能充分揭示會計信息的本質。會計報表附注是為了幫助決策者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報表有關項目等所作的解釋和說明。附注的主要內容一些相關的會計說明。財務情況說明書是對企業一定時期內的財務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的書麵文字報告。它應該至少有以下幾點:一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二是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三十資金增減和周轉情況,四是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重大影響的其他事項。管理會計報告主要是各種管理管理報表。它主要為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服務,管理報表無固定的內容、程序和標準格式。指標的取得不需要依據會計準則和統一的會計製度,隻服從管理人員的需要,采用經濟決策理論和數學公式。
現在的企業越來越重視服務,不僅對外要以服務取勝,對內的工作也要上升到服務的高度,全麵的配合好,才能造就一個富有朝氣的企業。會計人員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最準確的信息,以上就是通常情況下企業決策者想知道的一些最基本的信息。會計工作人員在本著認真的態度下,不要做完這些就以為工作完成了,實際上還有更多的事需要我們去做。而這個過程則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