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嚴於律己沒有錯(1 / 2)

一,廉潔自律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要求

“不受曰廉,不汙曰潔”,(《洲縣提綱》卷一)不授受賄賂,不貪汙錢財,就是“廉潔”。古往今來,一切有識之士無不把廉潔清正作為成就事業的準則。“自律”是指人們按照一定的標準,自我約束,自我控製。自律的核心是用道德觀念自覺機智自己的不良欲望。廉潔是自律的基礎,自律是廉潔的保證。

廉潔自律既然是做成功之人的標準,則也應是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基本要求;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也是會計職業聲譽的“試金石”;會計活動直接涉及和影響國家、單位、投資者、債權人等各方的經濟利益,如果會計人員不能做到廉潔自律,其職業活動必然會損害或影響第三者的利益。會計是和金錢打交道的工作,如果會計人員不能很好地把持自己,那麼他們將會很輕易的在金錢麵前屈膝和腐化,敗壞了自己的名聲,玷汙了會計這個行業,也將給企業和國家帶來經濟損失。因此,要做好會計工作,必須要學會廉潔自律。

冒領工資,私建“小金庫”。某企業的車間為了私存一部分現金,采取虛報加班工時等方式,多領工資,存入車間“小金庫”。他們編製兩份“工資計算明細表”,一份依據實際考勤編製,另一份以虛假考勤編製,把職工請病假等缺勤日數,部分或全部列做出勤日數。將虛假“考勤表”和“工資明細表”報經廠勞資部門審批後,按批準的工資總額,到財會部門領取現金。而向職工發放工資時則按照實際“工資計算明細表”發放,工資發放完畢後,將領取和發放的差額即多報考勤冒領的工資數存入“小金庫”。通過審計審查,取消了該企業會計的會計師資格,並對其處以罰款。

二,會計行業呼籲誠實守信

誠者,天下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裏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中庸》

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帳。

——***

***在給會計的題詞裏就提到這一點,要誠信,不做假賬。作為一國總理的他開詞提出這樣的規勸或者說是期盼,說明了誠信對於我們尤其是會計人員的重要性。近兩年來,隨著美國安然公司的倒台,一係列會計欺詐事件都相繼發生,會計行業麵臨巨大的誠信危機。誠實即為守信,守信極為誠實。誠實是指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不弄虛作假;守信是指堅守信用,真實可靠。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講誠信是市場經濟,也是會計行業的黃金規則。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市場經濟愈發達愈要求誠實守信,這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文明的基石。

誠然,會計行業和市場經濟都遵循效益原則,它使金錢在生活中的地位變得重要和突出。但是也應該看到,市場經濟本身也蘊含著對市場主體的道德要求,蘊含著誠信。價值規律要求人們遵守等價交換、平等互利的原則;競爭法則要求人們樹立公平的競爭觀;經濟交往的複雜性要求市場主體尊重契約和合同。在現代經濟活動中,從商品市場的買賣到資本市場的借貸,從要素市場上的交易到證券市場上的支付等等,無不體現著信用。沒有信用就沒有交換,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沒有信用市場經濟就不能正常運行。一個市場主體,隻有講誠信才可能獲得牢固的夥伴,才可能有品牌形象的樹立,才可能獲得持續發展。在成熟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資本,是財富,也是競爭力。一個企業,缺少資金可以借貸,而缺少信用,別人隻會敬而遠之。縱觀曆史,橫看世界,沒有人因無信而長久立足,沒有企業因無信而不斷發展,沒有國家因無信而興旺發達。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其實也是一個市場主體,誠信是投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甚至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