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
寫到現在,聽到很多罵聲.
寫的不好,自然要挨罵.我完全接受.
其實,本人對作品也很不滿意.
主要缺點:就是寫的太簡單了.需要豐富內容.
本人為什麼要寫的這麼簡單呢?
因為本人是個沒有耐心的人.害怕自己會半途而廢,所以先簡單的寫寫,把大體的內容寫完.
現在看來,第一步是完成了.
接下來,我的打算是:通過不斷的抄襲和修改,對作品進行灌水.
當然,我的承諾是不會變的:沒有男女感情戲;沒有湊字數的廢話;作品一定會緊跟時代步伐,關心社會焦點.
------------------------------------------------------------------------------------
海灣戰爭,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盟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為恢複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戰爭。
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沒有進軍伊拉克本土.
海灣戰爭是由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而引發的。曆史上,由於種種原因,伊、科兩國圍繞主權和邊界問題存有爭端。80年代末,隨著兩伊戰爭的結束和世界兩極體係的瓦解,伊、科爭端又突出起來。從伊拉克方麵來說,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國際形勢下,迅速實現國家的發展,具體說就是解決長期困擾它的出海口問題,免除兩伊戰爭中欠下的巨額債務,成為海灣的地區性強國。1990年7月中旬,由於石油政策、領土糾紛、債務等問題,伊拉克與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之間的爭端突然公開化。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係列要求遭到拒絕後,定下了以武力吞並科威特的決心。
1990年8月2日淩晨1時(科威特時間),在經過周密準備之後,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三個師越過伊科邊界,向科威特發起突然進攻。與此同時,一支特種作戰部隊從海上對科威特市實施直升機突擊。拂曉時分,東西對進的兩支部隊開始攻打市內目標。科威特埃米爾賈比爾·薩巴赫倉促中攜部分王室成員逃到附近美國軍艦上。埃米爾的胞弟法赫德親王在保衛王宮的戰鬥中陣亡。上午9時,伊軍基本控製科威特市。下午4時,伊軍占領了科威特全境。並將科威特劃歸其第19個省。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極大震驚。聯合國先後多次通過反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對伊實施製裁的決議。反應最為強烈的當屬在海灣地區具有巨大經濟利益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8月2日和3日,美國總統老布什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主持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研究對策。會議最終決定,采取大規模軍事部署行動,以迫使伊拉克撤軍,並為必要時采取軍事打擊行動做好準備。根據這一精神,負責中東地區防務的美軍中央總部擬定了“沙漠盾牌”行動計劃。8月7日淩晨2時(美國東部時間),布什總統正式批準了該計劃。
“沙漠盾牌”行動計劃擬分兩個階段向海灣地區部署部隊。第一階段用3至4個月時間(17周)部署24萬人的部隊及其建製裝備,以使該地區美軍和其他出兵國家部隊兵力達到同伊軍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階段將視形勢發展繼續增兵,以使兵力達到足以將伊軍趕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階段部署,又將根據伊軍有可能在短期內向沙特發動進攻的形勢,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蘭一線部署快速反應部隊和空中打擊力量,建立機動防禦,采取“以空間換時間”戰略,擋住伊軍可能的進攻,保證後續部隊陸續抵達和部署。
計劃確定後,美軍製定了具體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動了運輸司令部所轄戰略運輸工具,動員了後備和民用運輸力量,同時,進行了後備役征召和編組。其他出兵國家也展開了各自的部署行動。經過緊張行動,分別於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兩個階段的部署。是時,美軍在海灣地區的總兵力達到43萬人,其中陸軍26萬人,海軍5萬人,空軍4萬人,海軍陸戰隊8萬人。主要武器裝備有:坦克1200輛,裝甲車2000輛,作戰飛機1300架,直升機1500架,軍艦100餘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