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3章(2 / 3)

而照靜姐來看,打理張氏留下來的那些東西已經夠苦惱的了——同時也夠滿足了,倒是沒去想再爭什麼。可現在,安姐竟說讓她管家!雖然她沒有想過,也知道其中的份量。一時間她有些懷疑安姐是在開玩笑,可她那樣子又實在不像。

就這樣,靜姐暈暈乎乎的回去了,第二天一早就找到了鄭媽媽,鄭媽媽也沒想到安姐會主動提這個,當下不免有幾分感慨:“三姑娘,二姑娘這是真真為你好,你好好去學吧。”

“……媽媽,我總覺得這不像是真的。”

“是真是假,你去試試不就知道了?”

自然是真的,雖然一開始沒同楊氏商量過,但安姐知道她的性子,也知道她對這個管家其實是有些惴惴的。早先在江寧還罷了,來到京城,楊氏總免不了為自己的身份自卑,管起家來也有些沒底氣。安姐因此事也和她聊過,她自己也說不明白:“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反正就是一來到這京裏,總覺得處處都受約束,就怕自己做不好呢。”

安姐過後分析,覺得一,可能是因為楊氏留下的影子太深;二,則是高老爺的官職不夠大。

在江寧,高老爺可以說就是最大的官,她就算是個妾也沒什麼好畏懼的。而在這京裏,高老爺真不算什麼,楊氏也就畏手畏腳了。別的不說,她一個妾主持中饋,總是有些底氣不足的。從她的話音裏安姐能夠聽出,她一方麵舍不得離開她,另一方麵對去廣州也是有一定的向往。不過真要讓她選擇,當然還是留在京裏能時時見到她的好。

同樣的,安姐也有些舍不得離開楊氏,但看現在的情況楊氏說不得是要一起去了,不說別的,就是主持中饋就要有人。何況楊氏同高老爺現在的感情還不錯。

至於說培養靜姐,倒沒有別的什麼目的。一是覺得是時候了,再怎麼說靜姐的年齡也到了,她再說不嫁人也不能當真;二來,原因就比較複雜了,這裏麵有一部分是因為軒哥,她真沒想到這個弟弟在背後會這麼維護她;二來也有些是因為朱抵——她都這麼做了,靜姐總不至於看不出她的用心吧,若她還是不識好歹,那她以後也可以不用搭理她了。

事實證明,靜姐雖然蠻橫了些霸道了些,卻是知道好歹了。之後再看安姐,雖不至於恭恭敬敬,卻總不是橫眉冷對了,說起話來也比較正常了。

高老爺看到這些變化心中欣喜,對楊氏道:“我這輩子有三件得意的事:一,深受皇恩;二,得中探花;三,妻女皆優。二娘子,安丫頭真是比一個哥兒都更令我有光彩啊。”

聽他如此誇安姐,楊氏自然非常欣喜,不過就像天底下大多數的中國家長一樣,在別人誇自己孩子的時候,總免不了要謙虛一二:“這丫頭,就是性格太硬,以後到了南安王府,我真擔心她……”

“不妨。女兒過的如何,一看命,二看運,三看自己的本事。咱們丫頭本事是不缺的,而這運,我看也不差,那個朱抵對她總是好的,至於這命,就要看我的了,隻要我受聖上重視,二丫頭就算在王府也不會被人小看了!”說到這裏,高老爺帶著一股濃濃的自信,因為前不久固安帝又宣他進宮了,這一次固安帝沒與他長談,過後卻派了個太監給他。

這太監姓王,已有六十多歲,在宮中已混到了一定地步。不過當朝對太監有嚴格規定,他雖然掌有一定權勢,也不過吃好喝好用好,若說能向朝中伸手,別說他,他在宮中拜的爹爹爺爺都不成。而到了他這個年齡,也沒有太大野心了,就想回老家過過安穩日子,同時看能不能收個族中弟子,好歹以後也能有個燒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