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上(3 / 3)

陸仁道:“主公,你用我的名義來穩定許都局勢陸仁明白。但我真的想知道主公為何一定要用此法……”

曹操再次望著天花板出神道:“因為我怕!怕你會真的投奔袁紹!怕你再也不在我身邊提點我!怕我的後方失去一個能讓我安心與袁紹一爭長短的人!所以我要把你綁在我的身邊!”

陸仁道:“主公,陸仁對你來說真地那麼重要嗎?”

曹操猛然坐起身。身上又開始散發出一個亂世梟雄地霸氣,死死的盯住陸仁道:“義浩,記得我剛聽到你投奔袁紹的流言時,我第一時間想到地不是去細辯真偽,而是幾乎當場崩潰!這裏我也不說那些什麼你一走會帶動著許都豪族會暗中生亂的話,我隻說你一走我就等於失去了一個能幫我國富民強,錢糧滿倉的人。多少年了,有多少次的機會我想幹大事都苦於錢糧不足而不得不作罷,但自從你投到我的帳下後我卻再沒有為這種事擔心過!或許你對你自己的才幹不怎麼自信,可是我卻知道你會是我最大的一個助力。”

陸仁驚道:“主公……你太抬舉我陸仁了!”

曹操道:“不,一點都不抬舉,你就是這樣一個人!你也許不知道,在你被革職搬去小鎮上居住的那段時間,我曾經到你的宅院裏看過你留下的書簡,當中許多的民政定計雖然不怎麼完善,我也沒全部看懂,但都著實令人歎為觀止。如果假以時日讓你完善之後再放手而為,袁紹、孫策、劉表諸人全都不足慮!我又怎麼可能放走你這樣一個人才?

“袁紹不是也想招納你嗎?他的為人我最清楚不過,他看重的不是你的才幹,而是你在民間的民望,也可以說他根本就是為了搞亂許都才想招納的你,你如果投奔了他那一身過人的才幹將終無所用。義浩你也隻有在我帳下才能完全的發揮出來!幸好你明白這一點,身陷重圍依然能用計脫身趕回許都。這衣帶詔之事我強加給你,是對你名望有損,但那樣也可以讓袁紹覺得你再無民望,就不會再想招納於你。而你,也隻能留在我的身邊助我一臂之力。

“義浩,衣帶詔之事是我有負於你不錯,但我也向你承諾,我以後絕對不會虧待你的!你身居尚書仆射一職數年,可說是兩袖清風、家無使仆,又長年奔波勞累。我已經調派親衛百人給你,另加送你美貌女子十二人,這些你想必也知道了。過幾日我當上奏天子,升遷你為大司農,再封你為陸鄉候。許都城南的小鎮不是你一手興建起來的嗎?當初小鎮無名,你也總是以無名鎮來稱呼,現在那裏已被百姓們稱為陸氏鎮,我就給陸氏鎮正名入籍!而那裏,就是你的食邑!”(PS:食邑是什麼好像不用瓶子來解釋吧?)

“大、大司農?那可是九卿之一!主管全國的賦稅錢財,是漢朝的中央政府財政部,凡國家財政開支,軍國的用度,諸如田租,口賦,鹽鐵專賣,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都由大司農管理,年俸中二千石!曹操要是把我調上去我不就成了這年頭的財政部長嗎?真論職位的話比荀彧還要高!我哪裏能管得下來!?還有曹操都承認了小鎮為陸氏鎮,還說那裏就是我的食邑……天那!小鎮上現在的人口有將近五萬人,按五人一戶來算就是萬戶,我不就成了萬戶候?現在曹操手下食邑最高的也隻是張竹兩千戶,荀彧才八百戶。還有這個陸鄉候,鄉候……曹操是武鄉候,按爵位而言我豈不是和他平級?!曹操這不是又在把我往風尖浪口上推嗎!?真要那樣我還怎麼從官場脫身?”

一念至此陸仁拚命的搖手道:“不可不可,主公此舉萬萬不可!陸仁今年連三十歲都沒到,才低名薄,哪裏能任此要職?”曹操一把抓住陸仁的衣領怒道:“義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