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關鄉趕來的劉氏父子遠遠的看見了唐家大院燈火通明,唐府上下正在為第二天的滿月酒通宵準備,劉文光抱著兒子翻身下馬,不等門丁通報,直闖進來,略帶哭腔地喊道:
“文盛爹、文盛爹,快救救我晃兒啊!”
我的曾祖父文盛公和劉文光的父親燒過黃紙,拜過把子,劉文光稱我的曾祖父為文盛爹。
“小翠!你去看看,誰在叫板腔?”文盛公在臥室裏,聽不清楚外麵出了啥事,一邊喊著小翠,一邊掌燈穿衣往外走。
“文盛爹,我是文光啊,我的晃兒像是中邪了,您老快救救吧!”
眼看劉晃嘴唇已經由紫變黑,嘴角不停抽搐,額頭上的虛汗已經積累成豆大汗珠了,痛苦萬分。文盛公掐指算了起來,劉文光也在訴說剛才的經曆。
“……我就下令開槍,晃兒就成這樣了,怎麼辦啊,文盛爹,你快想想辦法啊!”
“你這渾牛,你遇見的是陰兵借道!仗著有幾杆燒火棍你就敢亂球整,活膩啦?”
“陰兵借啥道?我不知道啊,文盛爹,你快救人吧!!”
“小翠、月娥點香啟壇!”
小翠、月娥停下手裏的活計,趕緊準備開壇做法所需的法器。趁著這個間隙,文盛公給劉文光解釋起了事情的原委:
“這個陽間死了人啊,就會有地府的陰兵上來把鬼魂帶到下麵去,以免為禍陽間。前幾天岷江漲水,浣花溪決堤,淹死了不少人,地府的陰兵上來抓魂就忙不過來,就隻能趕著馬車來載,因為任務緊急,也就顧不得走那些人煙罕至的地方,哪條道近便,他們就押著鬼魂往哪裏走,有時可能借用陽間的道路!”
“哦,每輛車上的素衣白身人就是死去的鬼魂呀!我咋沒見到陰兵呢?”
“剛死去的人,尚存一絲陽氣,人魂燈未滅,所以你能看見,那些陰兵死了很多年了,你自然就看不見了嘛!你這個“半罐水”①還敢開槍,想把陰兵引來陪你打幾圈麻將是不?但凡遇見這種事情,陽人都不要說話,避免陽氣漏掉,盡量把路避開,讓出道來,最好是趴在地上,默念波若波羅密心經,超度亡靈。”
“為啥呀?”
“人身上的三昧真火其實就是三盞燈:天魂燈,地魂燈,人魂燈,三燈不滅可保三魂不散。陰兵馬車上的冥燈能罩住人魂燈,魂燈未滅的那些鬼魂就沒有法力,隻能束手就擒,如果在魂燈滅了,陰兵還沒把他們抓到陰間,這些鬼魂就三魂已散,隻能留在陽間為禍了,那個時候就是老子出馬的時候。我看晃兒的人魂燈是被冥燈吸滅了,陽氣正在散去,所以出現昏迷,我得下去重新借孟薑焰來點他的人魂燈,才能醒過來,放心吧,他陽壽未盡,人魂燈滅了隻是暫時昏迷,但昏迷三個時辰魂魄散盡,到時候隻有請閻王爺來救了!”
“媽的,陰兵幹嘛隻招惹晃兒,我和我的家丁怎麼沒事呢?”
“那是因為你們成年了,陽氣壯!晃兒還小呢!你還帶了家丁?”
“對呀,還在林子裏,給您老抬賀禮呢!”
“你這個“半罐水”啊,陰兵借道,怎麼可能才那麼一隊馬車!這路一旦被陰兵借去,整個晚上來來回回道上全是陰兵,你趕快去把你的人接回來!不然要出事!不要賀禮沒收到,老子陪你去收一隊屍體!”
“這......這……您剛才這麼一說,我不敢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