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活不成了,自然就有人起義。說到東漢末的起義,自然不能不提黃巾起義,說到黃巾起義,就得提他們的《太平經》,這個《太平經》是幹什麼用的呢?就相當於一個革命綱領,類似於《**宣言》之類的文書,當然我們不能這麼說,太褻du先輩了,請罪請罪。《太平經》據說是一個叫於吉的神書,也叫《太平清領書》,是道家的經典,不過我們很容易看出來,這本書實際上是深受外來,特別是佛教的影響的,中國人總是很聰明,善於把外來的事物改造改造,變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東西,這個《太平經》也是這麼個來曆。
說起如何影響,就得說說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了,張騫在大夏的時候就曾經看到,身毒(印度)傳到大夏有很多商品,這個商品裏很可能就有一些佛經,到東漢的時候,佛教差不多已經在中國紮下腳跟了,比如說漢光武帝劉秀的兒子楚王英信佛,《太平經》裏麵的內容龐雜,陰陽五行,治世之道,倫理之則,長壽成仙、治病養生,宣揚的因果報應,災異祥瑞等等,這個顯然是得了佛經裏麵的啟示。
有了革命綱領,自然也會有革命領袖的。馬克思主義認為,時勢造英雄。沒有拿破侖也會造一個拿破侖出來。號稱“大賢良師”的張角張破侖,就應世而生了。張角是冀州巨鹿人,就是現在的河北平鄉人,張角信奉黃老學說,對民間醫術、巫術也很有研究,他帶著兩個弟弟在在災情特別嚴重的翼州一帶傳教,隨後就開始創立太平道。
我對古代的農民起義,與傳統的馬克思曆史觀不太一致,也就是說不是特別的支持農民起義,農民起義雖然說是為了反抗地主階級的壓迫,但是具體方法卻值得商榷。比如說清末的時候有個義和團起義,拔電線杆,砸機器,摧毀工廠,燒毀教堂等等,這些我就不讚成,為什麼呢?象拔電線杆也好,砸機器毀工廠也好,本身就是非常愚昧的舉動,為什麼不把這些東西利用起來呢?科學技術沒有什麼階級之分吧。至於燒毀教堂,外國的基督徒來中國傳教,不見得個個都是罪大惡極吧,象一些地方謠言,比如說教堂拿孩子的眼睛去煉製白銀,這種荒謬絕倫的話居然也有人信,不得不說中國確實要普及基礎教育啊。
張角的傳教也是一樣,有值得同情的地方,比如說為了反抗地主階級壓迫,但是張角拿符水給人治病,這個顯然有庸醫之嫌,即使是那個時代,也是有中醫的。拿到現在,張角這種做法是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條,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破壞國家法律,按照張角的做法,大概屬於特別嚴重的類型,估計要判七年以上
張角的農民起義能不能推翻腐朽的東漢王朝呢?顯然不行,為什麼?因為實力不夠。按照道理來說,張角當時的弟子已經為數不少了,要是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有幾百萬眾,我估計沒有這麼多,因為當時的人口有限,幾十萬恐怕是還有的,張角這個人,詭計多端,居然還搞了一個第五縱隊,派遣馬元義到京城,聯合一部分宦官和禁軍共同起義,隻不過事不周密,被一個張角弟子告發了官府,結果張角不得不星夜通知各地起義軍,提前起義,起義軍頭綁黃巾,這也就是黃巾一詞的由來。
起義軍開始進軍比較順利,但是張角這個人,有點頭腦,是個當官的好材料,卻沒有什麼戰略意識。張角雖是太平道的領導,卻隻在冀州轉戰,對於其他的軍團,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和調配,隻會占地死守和四處搶劫,友軍有難的時候,也不來救。張角還犯了一個錯誤,在當時他指揮的起義軍,既打擊官府,又打擊豪強地主,顯然是違背了“統一戰線”的精神,隻要肯反對腐朽的東漢王朝,都可以既往不咎,張角這個人有小聰明,沒有什麼大智慧。
沒有統一指揮,又不互相救援,起義軍很快就被各地豪強打的七零八落的,這個我們看《三國演義》很多地方都提到,起義軍素質不高是個大問題,這個問題的實質就在於起義軍的軍官問題上。張角再能耐也是一個人,他缺少一批知識比較高,能力比較高,懂的指揮打仗的幹部,早年紅軍有延安大學,後來才可以轉戰四方,孫中山也開設了黃埔軍校,蔣介石才可以發動北伐戰爭,靠的都是人才。設立這些學校的目的就是一個:培養人才,二十一世紀最珍貴的是什麼?就是這個了。沒有先進的思想作為指導,沒有先進的戰略方針,沒有先進的人才儲備,沒有先進武器裝備,自然這個仗就沒法打了。
比如說皇甫嵩打敗起義軍波才就是這個例子。黃巾起義以後,皇帝慌了神,漢靈帝把京城洛陽的四方都部署了軍隊,還赦免了因為黨錮之禍而被牽連的官員們,起用盧植為北中郎將,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俊為右中郎將。皇甫嵩與朱俊打擊的,就是在潁川的(郡治陽翟,今河南禹縣)起義軍。這支起義軍的領袖就是波才。
開始的時候,起義軍打的不錯,先打敗朱俊,又打敗皇甫嵩,把皇甫嵩圍在長社(今河南省長葛縣東北)。眼看就要成功了,結果波才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他居然讓起義軍的營地“依草結營”,草多,自然好燒,如果這個波才晚生個幾十年,看到劉備是如何被陸遜火燒連營的,大概也不會這個幹了。皇甫嵩一看,OK,草多就燒啊,趁晚上的時候帶領一支部隊在起義軍營地裏放了一把火,、趁機進攻,起義軍軍心大亂,那裏還能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