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鐵腕定朝鮮(2)(1 / 2)

“老臣明白了。”李鴻章躬身道,“今後長期穩定朝鮮局勢確實至關重要,不知皇上是如何打算的?”

光緒皺眉緩緩道:“朝鮮君權微弱,而李昰應、閔妃這兩個人鬥來鬥去,誰也不能攝服國政,以至國家內亂不止,讓外國勢力有機可乘。朕的想法是要讓朝鮮國王李熙振奮君威,以凝聚國家,至於李昰應、閔妃二人,現已被軟禁,此二人餘生永享富貴尊榮那是沒問題的,但這一輩子是再也不能讓他們插手政治了。”

李昰應與閔妃兩人的爭鬥情事,曾經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是最清楚不過,清廷一直拿這內鬥的兩人十分頭疼,這一陣子支持李昰應打壓閔妃,下一陣子就是幫助閔妃奪李昰應的權,為了穩定朝鮮局勢,還曾將李昰應拉到中國軟禁了三年,在中間搞平衡一直搞得很辛苦,現在光緒直接安排朝鮮將來政治生態,倒是一點不廢話囉嗦,既然你們兩個調皮搗蛋老是鬥來鬥去,那就幹脆將你們兩個一起趕出政治圈,永遠隔絕政治了事,看你們兩個還怎麼鬧去。這等生猛鐵腕手段正是眼前這個皇帝所擅長,雖然技術含量偏低,但實踐證明卻效果好得出奇,一些棘手難題往往迎刃而解。想想去年如果不是眼前這個嗜血皇帝一口氣誅了三十三個反對他的中樞大臣,隻怕現在國家還在中日戰事上互相推諉扯皮一盤散沙,如何能獲得現在這般的對日作戰大勝、中國國際聲望飆長的局麵。當然這種鐵血手段也是誰都能用的,非膽色過人、有那麼一股子不管不顧的瘋勁的人不能用,而眼前這皇帝就是這麼個人。想到這裏,李鴻章忽然覺得怵然一驚,在心裏警醒自己,在慣用鐵血手段的皇帝麵前,自己可要加倍小心地伺候啊,別犯了龍顏,到老還弄個沒下場。

迫於自身職責所係,李鴻章還是提醒道:“大院君和閔妃都是朝鮮的政治強人,沒有他們在旁扶持,隻怕生性懦弱的李熙國王無力控製朝鮮局麵。”

光緒道:“這個朕也是明白的,在未來朝鮮政治格局中,朕給朝鮮國王考慮的也是個吉祥物、偶像的角色,他起的是凝聚國民的作用,具體管理國家的事務卻不要他操心,類似於英國的虛君製。逐步建立立法、司法、行政的國家管理架構,各權力機關互相監督製約,可保朝鮮長期穩定。另外,朝鮮所行之政治改革,也可為我國未來政治改革探路、積累經驗,將來也可少走些彎路。少荃啊,過去這三十幾年你們這些國家重臣力行洋務運動,力圖強國強軍,可謂勞苦功高,但隻進行經濟和軍事改良而不進行政治改革,國家積貧積弱的麵貌是無法根本改變的,這個道理你要明白。”光緒趁機給李鴻章吹一吹將來國內政治改革的風。說到底光緒將來要穩控住中國這個大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離不開李鴻章等有影響力的實力派大臣的,如何讓這些實力派甘心為他所用,也是很傷光緒腦筋的事情。

光緒在徹底擺脫慈禧,實際親政以後的一係列動作,如裁撤軍機處,新設總參部,以及整合明確吏部、兵部、外交部、戶部等部職責,新立文宣部,進而成立臨時內閣等種種舉措,其實已經是在不聲不響地進行政治改革發力,所以李鴻章聽了他關於政治改革的言論後並不感到特別意外,隻是暗自決定要多注意觀察朝鮮今後政治變革的種種動向,這樣就可預判將來國內政治改革的走向。

------------------------------

卻說李惠靜悄悄回返閨房,原本還擔心自己偷偷出外會被家人知曉,但一夜過去都風平浪靜,心下僥幸之餘,腦海裏卻不由自主的常浮現住在北邊宅子那個人開朗而又有幾分調皮的笑容,心跳亦會加速幾拍,這種感覺如此陌生,讓向來恬靜淡然甚為自持的李惠靜有了幾分心煩意亂,又有一絲絲甜蜜的情緒混雜在裏麵。淡然自持的李惠靜性喜孤靜,自小便沒什麼玩伴,這回與年輕英俊偏又瀟灑搞笑的光緒相處半天下來,竟然有些動了春心。

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李惠靜就被她的父親李載冕派人叫了過去。李惠靜雖是庶出,但小時也極受李載冕寵溺,隻是近些年來李載冕憂心操勞國事,和自己的子女相處的時候就少得很了,這回突然召喚,讓李惠靜心裏不免有些惴惴。

雅致富麗的書房之中,身形胖大的李載冕身穿白色朝服在幾案前持筆寫著中國書法,神態甚為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