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謀劃布局(2 / 3)

這時,一直在一旁的新任國家情報局局長王照說道:“二位將軍且放寬心,據最新搜集到的情報,英國人在遠東的戰略重心一直是印度,那兒才是英國人的聚寶盆,英國人的戰略目標是以中國作為緩衝帶,防範和扼製一直虎視眈眈的俄國人向其亞洲的利益腹地發展。英國人擔心中日戰爭曠日持久地進行下去,會讓俄國人有機可乘,因此才會在中日戰爭進行了大半年的今天,使用強力手段迫使中日雙方媾和。英國已非當年的日不落帝國,其國勢呈衰退之勢,在全球範圍內均取守勢,因此其遠東艦隊的行為純是恫嚇,英國人其實也怕把咱們逼急了,跟俄國人聯合起來對付他。至於美國,中日開戰以來,明為中立,其實對日本一直極盡偏袒之能事,購買了日本巨額的戰爭國債,戰爭開始後,其在中國、朝鮮的外交官,一再逸出國際法合理範圍,曲意保護日本間諜。從目前搜集的種種情報分析,美國偏袒日本的原因,主要還是希望借日本之手廢除中朝宗藩關係,打開朝鮮大門,並染指中國,同時利用日本削弱英國、俄國等在東亞的影響力。可惜美國人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日本在這場戰爭中一敗塗地。美國這個後起強國一直將日本作為其進軍東亞、擴大其利益和影響的重要跳板,它害怕咱們趁勢進攻日本本土,自然不希望戰爭進行下去,才急不可耐地站出來為兩國停戰而奔走。考慮到美國在東亞的根基及勢力尚淺,其必然是跟在英國後麵搖旗呐喊,不大可能單方武力介入中日戰爭,更有可能的是向日本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或者與英國這樣的國家組成聯軍進行武力幹涉,以便分一杯羹。綜合分析起來,英美兩國為了各自利益,實質武力介入這場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咱們最應該小心防備的是俄國人從背後插一刀子,俄國人一直垂涎遼東和朝鮮之地,近期情報顯示其在東亞活動異常頻繁,他一麵極力慫恿咱們頂著國際壓力繼續對日開戰,另一麵又信誓旦旦地承諾向日本提供援助支持其繼續頑抗,打的主意就是混水摸魚。對這樣狡猾又貪婪的國家,咱們倒得始終都拿一隻眼睛盯著。”

二劉雖都是極為優秀的軍事將領,但對這國際政治卻是不大在行的。聽完王照一番話,才真正明白了光緒近期某些軍事部署的用意。而且以前他們都以為王照不過是個普通書生,靠光緒的寵信而升高位,現在看來還是非常有能力的,因為要搜集那麼廣泛的國家情報以資決策可不是件容易事啊。(王照是甲午年新科進士,時值戰爭爆發,朝廷未給新科進士開館、授職,王照便離京還鄉,在寧河縣蘆台鎮協助地方官吏辦鄉團,維護地方治安。後來新科進士們又被皇帝緊急召用,被分配到外交部、宣傳部、國防部、總參等新立機構任職,王照被安排到總參,隨光緒帝到了前線,主要負責情報方麵的工作。王照是個認真的人,他把工作幹得極為出色,深得光緒賞識。到朝鮮後,光緒破格將其提拔到一直空缺的國家情報局局長此一要職。)

光緒道:“淵亭和子香要將小航說的這些記在心裏,現今我國麵臨的國際環境紛繁複雜,要打好仗,不把這藏在背後的各種利益糾葛搞清楚可不行。總之,之前既定的軍事計劃不變,軍隊要全力以赴地進行準備工作,不過在執行的時候,卻需要懂得變通,萬不可蠻幹,亦要做好保密工作,不可給列強以幹涉的口實,對海上的英國人,現在忍他一忍也無妨。至於外交方麵卻不須你們擔心,朕已經做了周密安排,自有人與各國周旋,努力為下一步的軍事行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贏得充足的準備時間。待時機成熟,朕自會向你們下達行動命令。”

國際政治不是二劉的本行,因此雖然聽光緒和王照說了這麼多,其實仍有些似懂非懂。隻是兩人都有典型的職業軍人作風,既然作為軍隊最高統帥的皇帝已經劃定不可更改的方略,那他們遵照執行就是。又跟光緒彙報了一番部隊情況,二人才告退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