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東風呼 軍機誤(2 / 2)

但當那支神秘的隊伍露出真容時,所有人都驚呆了,那支軍隊竟然是宋軍!而且數量遠遠多出蒙古軍!足有兩萬人!真是不敢想象,屢戰屢敗的宋軍竟然會主動出擊,與蒙古軍正麵交鋒。單敬文不那麼緊張了,幸虧是宋軍,要不然自己可就無顏見江東父老了。要是這隻官軍能夠阻擋住蒙古軍,對力量單薄的山寨來說也算是萬幸。接下來,單敬文等人的任務就是隔岸觀火,靜觀戰局的發展。區區九個人的民軍斥候不會影響戰局,最好的辦法就是沉默,無論誰勝誰敗,都要及時把戰況通報山寨,這也是單敬文沒有幫助官軍,向他們通報敵情的原因,如果連敵人的情況都不能夠確實掌握,那官軍就太無用了。況且他對官軍還有一段灰色的記憶,他永遠不會忘記當年那幾個潰兵的嘴臉,他們幾乎讓自己和妹妹陰陽相隔,永遠分離。

苫徹拔都兒當然也看到了宋軍聲勢浩大的軍容。一開始他確實有些害怕,自己的擔心果然應驗了。可是回過神兒來,苫徹拔都兒又瞧不起宋軍。如果自己是對方的主帥,一定不會選在這個時候出擊,自己的隊伍剛吃完午飯,雖然走了一些路程,但遠遠還沒有到疲憊不堪的程度。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先派出小股部隊不斷騷擾,使自己的部隊疲累,然後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在部隊熟睡時,出動大軍一舉殲滅對手!看來宋軍隻想憑借人數優勢和士氣優勢打敗自己。作為老將,苫徹拔都兒當然不會上當,這個時候就應該暫避鋒芒,待機反擊。如果此時開戰,就會把自己的部隊帶入死纏爛打的境地,他倒是不擔心自己部隊的戰鬥力,莫說敵軍的數量不過區區兩萬,就算是以一敵十又未嚐不可。經年累月的同場廝殺使他對自己的部隊非常了解,他熟悉部隊就像熟悉自己的身體一樣,他要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大軍身後有一片竹林,正好可以藏身,他對身邊的傳令官說:“告訴前軍千戶,與宋軍小戰即可,拖住他們一段時間,且戰且退,隻許敗不許勝。”傳令官傳令沒多久,蒙古軍先鋒就和宋軍廝殺起來,苫徹拔都兒乘機撤退,隨後又派出幾股小部隊與宋軍交戰,好拖延時間。

單敬文觀望著戰局,宋軍越戰越勇,元軍逐漸敗退。戰局太吸引人了,所有人的目光心思都集中在兩軍激烈拚殺的前方,很多在平時很容易察覺的細節這個時候也會很快被忽略。

單敬文感覺到一絲異樣,總覺得哪裏不對,可是也沒法用言語說明白,自己一定是遺漏了什麼,但是眼前的戰局使他不能分心,他也不能冷靜下來細細思考檢視,單敬文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讓自己專注於戰局的發展。蒙古軍幾股小部隊發起反衝鋒,但最終還是被宋軍打退了,敗退的蒙古軍迅速竄入山崗後那一大片竹林,大批的宋軍也緊追不舍,殺入竹林,竹子因此搖曳不止。突然,單敬文察覺到了先前的那一絲異樣,大喊道:“糟糕!埋伏!有埋伏!”其他人都吃了一驚,把目光聚集在他身上,想要告訴他們更多。

“你們看,竹林的竹子那樣搖曳擺動,而且殺聲四起,卻沒有鳥雀飛出,為什麼,因為竹林裏早有伏兵,埋伏在竹林中的伏兵早就把鳥獸全部嚇走了,軍師說過,飛鳥不泊者,下有伏兵也,而且敗退下來的蒙古軍陣型未亂,既沒有丟盔,也沒有卸甲。看來他們隻是為了拖延時間,充當誘餌,為主力做好埋伏爭取時間,並且把官軍引入竹林,官軍是凶多吉少啊!”

單敬文進一步解釋說。

苫徹拔都兒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目不斜視的注視前方,那分明是獵人看到獵物即將到手的眼神。苫徹拔都兒早在經過這片竹林時就意識到它的價值,這片大竹林既可以設下埋伏贏得勝利,也可以在失敗時躲入其中,掩藏部隊的行蹤,部隊也就更容易逃脫。苫徹拔都兒遭遇宋軍時就馬上想到利用這片竹林,他利用拖延敵人的時間,迅速整頓隊伍,擺好陣勢,但等宋軍落入自己的圈套,被小勝衝昏了頭腦的敵軍已經完全上當了。軍機往往就是這樣被細節貽誤的。

苫徹拔都兒對身後的軍隊喊道:“孩子們,狩獵的時候到了,盡情狂歡吧!”隨後,戰鼓響起,蒙古軍士像一匹匹惡狼衝向宋軍。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