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的擴軍速度很快,從安平郡開始,向兩翼擴展。
公孫瓚的手段很蠻橫,不管老百姓願不願意,隻要是青壯都要,采取的手段就是直接強征或者抓人。
現在冀州的人口要比原曆史少得多,許多窮苦人都跑到幽州去了。公孫瓚野蠻的舉動,直接導致人心再一次恐懼和慌亂,造成大批百姓向幽州逃離。
即便是如此,公孫瓚在很短的時間內,軍隊硬是擴充到十萬人。
問題來了,軍隊多了,所消耗的糧食也就更多。恰恰在這個時候,幽州發行了新的貨幣。幽州的經濟戰很快看到了效果,公孫瓚的軍隊遭遇到了糧荒。
當公孫瓚的軍隊購買糧食的時候,銅幣已經不值錢了,能夠購買的糧食遠遠滿足不了軍隊的需要。
因為勝利,使得公孫瓚日益驕橫,不恤百姓。他沒有深究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糧食短缺,而是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軍隊的糧食供應。
公孫瓚命令大將嚴綱,在統治區內強征糧食,解決軍隊的補給。
窮苦百姓手裏沒有多少糧食,即便是有,也解決不了軍隊的供應。冀州的糧食都控製在世家和商人手裏,所以,嚴綱很為難問題。
“主公,糧食都掌握在世家的手裏,他們不賣,更不願意無償提供,你怎麼辦?”
公孫瓚的臉色陰沉不定,沉思半晌,牙縫裏擠出一句話:“哼,這些世家都是和袁紹一個鼻孔眼出氣的混蛋。看到我與袁紹敵對,他們借著糧食來要挾我,哼哼,真是不自量力,雞蛋也能與石頭相碰。他們膽敢不提供糧食給軍隊,那就來硬的,給我搶。先找一家倒黴鬼,給他們定一個反叛的罪,殺頭,然後抄家!”
好嘛,公孫瓚這家夥真狠!辦法也夠粗野,就不怕搞出事端來?
公孫瓚要殺一儆百,挑選了一家倒黴鬼。
王姓是一個大族,倒黴就倒黴在他家有個兒子在袁紹手下當差,而且,官還不。
公孫瓚平白無故給人家安上一個密謀反叛的罪名,把人家全家給屠了。所有的糧食、財產充公,到了公孫瓚的手裏。
公孫瓚的手法太拙劣了,其他世家都不是傻子。嗷,前段時間才剛剛要求各個世家讚助糧草,見沒多少響應的,回頭把王家給滅了,這不明擺著殺雞給猴看嗎?
當然,公孫瓚手握重兵,刀口高懸,各個世家也不可能明著對抗,把脖子伸到刀口下。
在公孫瓚的yin威下,世家們總算識趣,多少貢獻出一些糧食,暫時緩解了軍隊的糧食供應。但是,裂痕出現了,世家們把這個帳牢牢記在心裏。
冀州富裕,世家要比幽州多很多。即便是幽州的世家少,劉展也知道,世家最終是個禍根。但是,即便是如此,劉展也不敢像公孫瓚這般明目張膽地打擊世家。那樣的話,劉展就會擺明了自己的立場,與世家為敵,何必呢?
劉展要比公孫瓚賊多了,自己不出手,而是利用烏桓叛亂之際,暗地裏下手,鏟除幽州的世家。
事情雖然做了,但是,明麵上可不是劉展所為,一點不影響劉展在幽州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