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橋麵,就是青州的樂安郡,路邊的空曠處,卻見郭嘉和許褚在路旁等候,他們身邊還有幾個官員。
“主公,郭嘉等在此地恭候。”
“嗬嗬,奉孝啊,我這是打算悄悄滴出行,你搞的哪一出啊?這不是給我張揚開了。”
劉展嘴上這樣,心裏卻想:郭奉孝果然大才,不著痕跡地把手伸到了樂安,大渤海圈悄悄滴向前延伸了一段,看來沒選錯人啊!
“嘿嘿,屬下覺著,主公既然要路過這裏,怎麼著也要給主公送行,以壯行色不是?”
“奉孝啊,你這送行之人,也不能到人家青州的地界來送行吧。”
“主公,那邊不是人多嘛。哦,忘了介紹,這位是樂安郡守,林舍,字由之。聽聞主公路過此地,逼著屬下引薦,是一定要見一見主公,順便給主公踐行。”
那位林舍林由之,趕緊跨前幾步拱手施禮:“下官林舍,見過州牧大人,還請州牧大人原諒下官的冒昧。前麵備置了些許菜,為州牧大人踐行,不成敬意。”
“郡守客氣了,前期多有煩擾,我幽州也要表示一下才好。”
原本計劃是隱身前行,現在已經這樣了,劉展也隻好客隨主便,在此歇息一下。
席間,林郡守很關切這次十八路諸侯征討董卓的勝負結果,免不了要詢問一下。
“州牧大人,下官鬥膽問一下,你覺著此次十八路諸侯討董的勝算如何?這場仗打完了,會出現什麼樣的形勢?”
“嗬嗬,十八路諸侯看似聲勢浩大,重兵壓境。可那董卓兵力也不少哇!西涼兵久經沙場,同時,屯兵險關,占據著地理優勢。我看啊,這場戰爭不會有勝利的一方。”
“哦,怎麼會是這樣呢?十八路諸侯加起來可是兵多將廣,竟然會是這個局麵,董卓一家軍隊卻能夠抵擋住,切實不可思議呀。”
“據我分析,戰爭初期,雙方的攻防會激烈一些。到了後來,那個董卓恐怕為了避免十八路諸侯的騷擾,會裹挾朝廷退守長安。董卓把雄關一鎖,挾子把持朝廷,坐八百裏秦川,看下紛爭。如此一來,經過戰火肆虐,洛陽算是完了。”
“十八路諸侯人多勢眾,難道不會繼續進攻嗎?”
“嗬嗬,雖是人多勢眾,可有一樣不足,那就是心不齊,所以不會繼續進攻了。有雄關在手,董卓根本不會在意十八路諸侯。再加上十八路諸侯都不是一條心,各有各的算計,拿下洛陽,已經是極限了。”
“啊,這麼,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呀。”
“不,恰恰相反。十八路諸侯與董卓之間的戰爭結束了,但是,下大亂才剛剛開始。”
聽了劉展的話,林舍有些煩迷糊,既然戰爭打完了,又怎麼成為剛開始了呢?
倒是郭嘉反應極快,接過了話題。
“不錯,主公這個判斷極其準確。咱們大漢朝的製度,在這之前,除了涼州、並州、幽州這幾個邊塞有駐軍外,其他地方郡守很少有兵權在手。現在,十八路諸侯手下各領兵馬,現在戰爭打完了,誰又割舍的手裏的兵馬呢?這才是禍亂的源泉,以後,少不了相互征伐,大魚吃魚魚吃蝦米,中原混戰才開始。主公,嘉,如此解釋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