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傳矯詔十八鎮討董(1 / 2)

話曹操回到陳留家中,稟報其父洛陽種種,欲散盡家財,招募義兵,起兵抗擊董卓。

曹嵩倒是支持:“資金少恐怕難以成事,此間有孝廉衛弘,仗義疏財,其家巨富,若得其相助,其事可圖。”

曹操聞言大喜,當即置辦酒宴,拜請衛弘到家,席間曹操感慨:“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害百姓,下切齒。操欲力扶社稷,恨財力不足。公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

衛弘道:“我是有這個心很久了,隻是未遇到真英雄。既然孟德有大誌,願將家資相助。”

曹操大喜,於是,先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發出募兵告示,派人四處張貼,同時招集義兵,立起招兵白起一麵,上邊寫著“忠義”二字。

不到半月,附近郡縣的一些鄉民子弟,紛紛來投,聚在旗下。

樂進,衛國陽平人,和一個叫李典的山陽巨鹿人,投到了曹操門下。

時間不久,曹操的兩個族兄弟夏侯惇、夏侯淵,各帶著一千多名壯士,從故鄉焦郡來到陳留,與曹操相會。

曹操父親曹嵩,原來是從夏侯一族過繼而來,因此,曹操實際上和他倆人是同族的叔伯兄弟。他們自就在一塊兒長大,常在一起盤馬彎弓,演習槍棒,都有一身好武藝。

兩個人的到來,真使曹操欣喜萬分,振奮不已。

緊接著,曹氏一族的兄弟曹仁、曹洪也各帶一千士兵前來相助。曹操更為高興,覺著如虎添翼,前途有望了。

期間,地方富戶衛弘拿出家財,為曹操置辦軍衣、盔甲、旗幟以及糧食等,不計其數。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曹操的一顆心總算是放下來了。

此時,袁紹得曹矯詔,乃聚集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平原郡來與曹操會盟。

袁家四世三公,門下故吏遍下,其影響力非同可。從洛陽回來的時間不長,身邊已經聚集了不少勢力。

曹操寫了一道檄文,發往各郡縣。檄文:“曹等謹以大義布告下,董卓欺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衝積。今奉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漢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行奉行!”

曹操發出檄文以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紛紛相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橋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安平郡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揚;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平原太守袁紹;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