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英雄露穎(1 / 2)

“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初出便將威名展,三分好把姓名標”

吳明坤雖然成績不好,但是他特別喜愛看書,喜歡曆史和文學,在南宋,有一個和他同名的人曾經和鬼有過交道。說是同名,實際上這個曆史人物叫吳亮,那個時候的人都有字,就像劉備字玄德,諸葛亮字孔明一樣,吳亮字明坤,所以當時的世人也叫他吳明坤,這樣吳明坤便常以曆史名人自居,他最喜歡的一篇古文就是《吳明坤捉鬼》————

“吳亮字明坤,曾夜行逢鬼。自述其眼若燈而聲鷓然。坤悚然,毛發皆張。少神定,挺而喝問。

鬼曰:“吾識汝,吾乃西丘崗下石氏。”坤少思,忽大戚。曰:“汝真石氏邪?吾當何以質子?苦矣吾思!”坤祥泣且昏,鬼萎謝,色亦悲。曰:“前數米外有益坑,坑懷櫃柳。拂鬼即現而人近之則化鬼。”坤默而思,俄而探探道:“原子帶吾觸柳而與子共去。”鬼見其稱而應之。

至前,坤道不忍則與鬼議蒙目而觸之。坤私下,急進,坤急執之,鬼大呼,不及,觸柳而化一趾骨。坤葬之。默然而去。”

每逢讀到這裏他奏是有一種自豪感,覺得自己通靈,覺得自己連鬼都不怕。也別說,那個年代民間就動不動就有鬼的傳聞,尤其是閉塞地區。河灣一帶就是這樣,據老人們講,從前有一次國家拓寬河道,挖掘機挖出了不少棺材板子和人骨頭,天長日久無人認領,變成了孤魂野鬼,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啾啾鳴叫,另外抗日戰爭時期這裏發生過激烈戰鬥,敵我雙方傷亡慘重,死屍無人打掃,導致現在的百姓夜裏總是能聽見軍隊齊步走的刷刷聲音。

老人的話讓吳明坤很是期待,期待那一天真的遇到了鬼,用自己和曆史同名人物學到的本事捉住它。說著說著,機會還真就來了。

有一天,吳明坤的一個家裏的叔叔幹完活回家,肩上扛著一把鐵鍬,剛在遠處火車站卸完煤回來。黃昏剛過,太陽已經沒有了餘暉,他叔叔走在回家的一片荒地中,突然覺得誰拍了他肩膀一下,回頭一看沒有人,心中不免有些緊張,剛轉過頭來加緊回家的腳步,沒走幾步,肩頭又被拍了一下,回頭一看又沒人,四下轉了一圈連個人影都沒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瞬間湧上心頭,這種恐懼感瞬間吳明坤叔叔嗷的一聲,扔下鐵鍬,潑了命的向家裏跑,邊跑邊喊,不要命的喊,嗓音都喊劈叉了,聽起來特別恐怖,瘋了似的穿過一號橋,到屋裏以後,吳明坤的嬸子看他相公;臉色刷白,回身冷汗,嘴裏瘋狂的喊著,也嚇壞了。過了好一陣,恐怖的喊聲驚擾了周圍的鄰居,大家過來看望,有膽子大的將吳老二打了幾巴掌,這才緩過來。之後暈了過去,整整一宿沒醒,和死人一樣,隻是還有呼吸。嬸子不明白發生了什麼,隻是覺得很恐怖,很無助,點著燈流了一夜的眼淚。次日清晨,吳老二起來,精神狀態恢複了很多,看看周邊的環境,確定自己是在家裏,便將昨晚的經過講出來給大家聽,鄰居有的信有的不信,有的隻說是錯覺。但吳明坤覺得不是錯覺,他對此事很感興趣,他自告奮勇說要去會會那個鬼,把二叔的鐵鍬拿回來。

大家都笑他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說他也就瞎咋呼。吳明坤就有這股勁兒,你越不認可我我就越要證明給你看。於是按照二叔說的地點,吳明坤孜身一人前往,鄰居們也沒在意,一哄而散。過了一號橋其實就不遠了,吳明坤遠遠的就看到了二叔的那把常用來卸貨車的黑煤鍬,吳明坤來到近前,彎下腰撿起了這把鐵鍬,左看看,又看看,沒啥不一樣的地方。扛在身上就要走。突然身後一聲巨響,吳明坤回頭一看,不知什麼時候這裏多了一張石桌和石凳,兩個頭發花白的老頭正在石凳上坐著,在石桌上擺著一壺茶,二人正在品茶。其中一個老人正在向吳明坤招手,吳明坤猶豫了一下。他知道,這兩個人肯定不尋常,因為剛剛自己來的路上根本就沒有石桌石凳和這兩個老人,現在突然出現定非人間之物。想不過去,又覺得我來這裏一趟就是因為我不怕這些妖魔鬼怪,我倒要看看他們有何本領,我學到的捉鬼技能能否應用,於是吳明坤仗著膽子,邁步向前,來到桌前,二位老者的真麵目這會兒看的是真真切切,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恐怖,而是很普通的兩位老頭。其中一位身穿灰色中山裝,另一位身穿綠色軍大衣。穿中山裝這位笑著對吳明坤說“小夥子,坐下一起喝杯茶”,吳明坤聽得真真切切,也不客氣,把鐵鍬放在一邊,坐在石凳上,老者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個杯子,滿上一杯茶遞給吳明坤,吳明坤頗為生氣,雖然河灣地區並非禮儀之鄉,但是也懂得酒要滿,茶要半的道理,但是轉念一想,他們畢竟不是陽間之物,不可同日而語呀!